作者:專聊房君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買了房的人擔心房價下跌,沒買房的人又擔心房價上漲。實際上,即便是剛需自住,誰也不但願自己買的屋子掉價,究竟多花冤枉錢於心不甘,投資者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在買房時,都會對未來的房產趨勢進行一番分析,不求精準,但求大概率。

都知道,在過去二十多年裏,假如選擇看多樓市並且付出步履的人,現在不說都實現財富自由了,最少自住是不用愁了,不外是賺多賺少的題目。過去是如斯,但未來還會是這樣嗎?大家有一個共鳴是,當前和未來的樓市環境已有顯著變化,所以,用過去思維方式來看未來顯然是不合適的。有人就提出了一個題目:10年後,屋子會不會“隨便撿”?銀行行長“一席話”說通透了,如果說我們門外人把握的信息有限,那麼,一位銀行行長的“一席話”算是說透了,隨着筆者的思路來看看有沒有道理!

要回答這個題目,實在並不難,首先就是從決定房產價值的樞紐因子看房地產發展趨勢,其次,在這個趨勢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恰如其分的選擇。下面我們扼要的來談談這兩個題目。

第一,透過決定房產價值的樞紐因子看房產發展趨勢。

影響房價的樞紐因子到底是什麼?這個題目很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10個專家可能會有10個謎底,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挖掘出謎底,我們以一套商品房爲例:

1.從需求端來看,什麼人在買?

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城裏的人,另一個是農村人。先說農村人因素,以最近10年爲例,2009年的城鎮人口爲6.22億,這一數字在2019年爲8.48億,淨增加2.26億,年均增加2260萬人,但從供給端看,近10年每年竣工的商品房差不多都在600多萬套-700萬套之間,顯然,假如進城的人都去買商品房的話,還不夠買。

還有城裏人購房因素,任何人都想住得更好,除了一部分人拆遷分得安頓房外,他們也會進入商品房市場進行改善置業,這樣更加大了商品房市場的購房需求。在城裏人和農村進城人的綜合需求下,商品房供不應求,過去10年房價上漲有其必然性。

2.土地價格佔這套商品房售價比例。

一套商品房售價裏包括土地本錢、建安本錢、職員工資、銷售本錢以及治理本錢(含稅費)等等,其中最大一部分是土地本錢(除了“那些取得高價地被限價或者根據市場賣不上價,以及市場環境好,獲得超額利潤”的情況不在此列),大體上佔整個商品房售價的60%到70%。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土地價格對商品房定價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此,看到每拍出一塊高價地都會讓周邊項目“躁動”的現象也就不足爲奇了。

3.爲什麼要買這套屋子?

這個題目要分開看,農村人進城買房,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教育資源普遍比農村好,而城裏人買房則要分三類,要麼是本地居民子女結婚需要買房,要麼是改善自住,還有一類是就業吸引力等原因從A城來到B城,也需要買房。

此外,從過去來看,還有一個共性因素,那就是擔心貨幣貶值預期的存在。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在五道口演講時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中國房地產價格高企,是因爲貨泉發行量過大。數據顯示,2009年M2爲60.62萬億,2019年爲198.65萬億,10年時間,後者是前者的3.28倍。10年前一件商品1元,現在3元也很正常。屋子作爲一種固定資產,可變現和出租,老百姓將其作爲一種保值工具也很正常。

上面分析了決定房產價值走向的關鍵因素,但這是基於過去的情況而得出的結果。現在大家關心的是,未來還會如斯嗎?

1.需求。在2018年前,我國16-59歲的勞動人口在9億以上保持了近十年,我們知道,勞動力人口有收入,是購房的主力軍,但到2019年,這一數字首次跌破9億,根據人社部此前的猜測,到2035年會在8億以上水平。由此可見,作爲購房主力的勞動人口將呈現一個遞減的趨勢。當然,對住房需求的影響還需要一個過程,對於3-5年時間來說,影響是有但不會太顯著,應該表現得相對平穩。

2.地價和貨泉因素方面。在國家前不久印發的《關於果斷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爲的通知》中明確,糧食飯碗必需端牢。業內人士表示,特別是內輪迴到來,18億畝耕地紅線必需會守住,所以我們城市的土地越來越寶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土地價格易漲難跌。貨泉方面,從過去一二十年M2與經濟增速高度一致性看,跟着經濟增速趨緩,M2也會進入一個緩慢增長通道,單就這個因素看,房價上漲的壓力會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均是從客觀因素進行分析,但還有一個必需要提的因素:政策。

包括我們目前的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等,均是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從未來看,這些措施僅是針對樓市的實際情況而進行的調控,具有階段性。

從長期看,包括房產稅、空置稅等這樣的樓市長效管控機制則可能是選項,中國社科院在《中國住房發展呈文(2020-2021)》中,建議未來5年從熱門城市試點房地產稅。從已徵收房產稅的國家看,還很少見到房價大漲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增加了持有環節本錢,大幅減少了用房產來保值增值的非剛性需求。

從現階段的政策看,主要目標就是確保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這實在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固然現在不用房地產刺激經濟短期發展,但房地產在經濟中的地位仍不可小覷,由於它本身以及聯繫關係數十個行業,不僅影響着經濟,也影響到金融系統安全。對於這個平穩,業內有兩種理解,一是總體平穩,其中城市與城市、板塊之間會有差異,二是房價被控制在一定幅度內,對於一些地方來說,增幅低於資金本錢,實在就相當於虧損了。

10年後,屋子是“隨便撿”仍是“更買不起”?這位銀行行長以爲,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不能一概而論。看似一句空話,但具有科學道理。

有了前面全方位的分析鋪墊,謎底也就非常清楚了。10年爲界的話,肯定不會免費送,土地價值擺在那,對吧,買房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資金基礎上,而買不買得起,也要看自己的資金和所在的地方。

在“這些地方”的屋子可能“挑着”買。

像此前媒體報道的鶴崗、乳山等地,這些地方現在就可以撿着買,即便一些市中心、學區房的價格也不高,對於普通工薪族來說,買房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共性的東西,好比:沒有什麼就業吸引力工業,而且轉型也不輕易,人口都是多年連續淨流出,業內對這樣的地方稱之爲:收縮型城市。

根據一機構的呈文顯示,在我們600多座城市裏,大概有80來座“收縮型城市”,跟着進入城市化下半場,城市人口活動過渡到:由“農村流入到城市”轉變爲“收縮型城市向高能級城市活動”轉變,未來10年,還會有更多的城市淪爲收縮型城市。很顯然,在這樣的城市,無論是剛需仍是改善,只要保持正常的收入水平,買房都會相對輕易。但我們也要意識到,就如前面所言,土地會越來越寶貴,新建屋子無論如何都回不到有些人所預言的“便宜”,有經濟能力、也有自住需求,該買仍是要買。

在“這些地方”買房可能“仍然有壓力”

因爲城市基礎不一,好比就業、經濟、收入的不同,對人口的吸引力也不同,對於一些發展基礎好、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來說,住房需求仍舊具有較強的支撐。不僅面對着本地居民對好屋子的需求,而且還有來自外來人口的住房需求。

有收縮型城市,也天然對應有人口淨流入城市。原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央主任徐林曾表示,我國未來80%的人將分佈在國家規劃的19個城市羣。我們不能說規劃的這個19個城市羣都能闖關成功,但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羣,包括近來多次提及的都市圈,一定都是從其中產生。因爲房地產與人口緊密相關,人口多必然帶來更多的住房需求。在需求的作用下,房產價值支撐力度較強,易升難降。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無論城市羣如何發展,房地產都不可能回到過去的高增長時代了,由於這與前面所說的城市化進程、貨泉因素有關,特別是在國家對樓市的調控下,房地產將進入一個穩健的發展階段。在這些地方買房,我們的購房策略也會有所不同,大家可以算一筆賬:

以市價200萬的房產爲例,按照社科院發佈的住房呈文猜測增幅5%算,淨增加了10萬,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1年未必能餘下10萬,那還不如早買,但對於投者而言,肯定不是首套房了,目前二套房貸的均勻利率在5.5%左右,顯然,除非碰到地段特別好、品質出衆的屋子外,大多數情況下,閒錢買房還未必有存銀行划算。

對此,你還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