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極寒天氣頻發,“菜籃子”還穩嗎

本報記者 王金虎

2021年的第一個月,寒潮可真不少。特別是1月上旬的極寒天氣讓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凍得哆嗦”,不少地方最低氣溫降到零下18攝氏度至零下20攝氏度。天氣變冷了,不少城市的菜價卻在“升溫”,不少人產生疑問,又是低溫又是大風大雪,我們的蔬菜基地受影響大不大?極寒天氣會不會持續影響菜價?帶着這些疑問,經濟日報記者來到我國重要的蔬菜生產、銷售大省山東實地探訪。

壽光市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有“中國蔬菜之鄉”的美稱。“1月7日前後,壽光市出現大範圍降雪、降溫天氣,但棚裏的農作物基本沒出現凍害。”壽光市田柳鎮朱家莊子村菜農朱烈玉在西紅柿大棚裏告訴記者。大棚裏的西紅柿長勢十分喜人,濃翠欲滴的綠葉掩映下,三個一團、兩個一簇地掛滿枝頭。朱烈玉告訴記者,降雪、降溫前,他們已經收到壽光農業農村局下發的可行性操作方案,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和蔬菜大棚給予農戶作物禦寒專業指導。此外,雪後光照充足,棚內氣溫回升較快,對蔬菜生長方面影響不大。

穩供保價方面,壽光市商務局積極協調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通過客戶資源優勢和市場集聚優勢,加大蔬菜品類及供貨量調配力度,引導商戶提高到貨量,保障“菜籃子”供應。同時,鼓勵物流園利用閒置庫房、冷庫等加大蔬菜儲備,切實保障惡劣天氣期間的蔬菜充足供應。

位於山東省西部的聊城市莘縣也是蔬菜主產地。據瞭解,2020年莘縣實施了農業農村部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項目,全縣27個規模農場建設機械冷庫總庫容達1.6萬餘噸。“冷庫內儲存的蔬菜是香菜、西蘭花,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大中城市,從目前的儲存量看,預計1月底完成出庫。”莘縣河店鎮鑫鴻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善廣說。

“目前,莘縣供應的蔬菜主要有韭菜、西紅柿、黃瓜、西葫蘆、茄子、圓椒、尖椒、芸豆等,日產量在5000噸左右。此外,全縣恆溫庫內儲存有山藥、圓蔥、大蒜、香菜等蔬菜10餘萬噸,足以確保蔬菜常年供應。”莘縣農業農村局多種經營股負責人苗紀忠表示。莘縣共建設了高效集約溫室30萬畝,保證了在極寒天氣下蔬菜能夠正常生長。

“我這一車貨大約有8噸,下午發往河南。”莘縣十八里鋪鎮新思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超介紹,極寒天氣下收購量和銷售量相比往年同期均沒有降低。

山東臨沂市蘭陵縣有“山東南菜園”之稱,主產的蔬菜直供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城市。天剛矇矇亮,位於蘭陵縣向城鎮的家瑞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冬春大棚黃瓜、辣椒大量上市,五六個小時後,這些農產品將一路南下。

“天氣寒冷,對黃瓜等適宜溫暖環境生長的蔬菜確實有一些影響。”蘭陵縣家瑞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立存介紹,當前的低溫天氣將黃瓜的生長期延長了5天至7天,並且價格與往年相比也有抬頭的趨勢。目前,合作社在電商平臺日均接單量3000餘單,銷量1萬多斤,與往常日均接單上萬、發貨超過5萬斤相比有一定差距。

爲降低嚴寒天氣影響,蘭陵縣積極組織農技人員加強技術指導,確保冬春蔬菜正常生長,保障寒冷天氣下長三角地區的蔬菜供應。目前,蘭陵縣在田蔬菜面積75萬畝,上市面積15萬畝,可供應市場的包括黃瓜、茄子、絲瓜、西紅柿、食用菌、萵苣等蔬菜,日上市量超100萬斤。

1月7日,位於山東南部的棗莊最低氣溫達零下16攝氏度,在魯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區域,剛發完一批貨的菜商陳大姐告訴記者,寒冷天氣導致來她這裏進貨的人少了近三分之二。對於降溫是否對蔬菜批發價格產生影響的問題,現場的幾位菜商均表示,變化不大。

壽光市鑫成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榮俊從事蔬菜收購多年,他介紹,由於各項技術措施和農戶生產手段應用到位,蔬菜生產受到的影響不大。對於近期蔬菜價格情況,王榮俊表示,他的合作社主要以收購西紅柿爲主,從西紅柿價格來看,寒潮前後沒有較大波動。

寒潮天氣期間,山東省級及各地市級農技部門及時深入田間指導,排查老舊溫室骨架、加溫用炭用火等生產風險隱患,指導農戶多層覆膜、溫室前底腳增設保溫被、加溫設備調控設施內溫度、溼度和光照,同時指導農戶科學施肥灌水,做好病害防治,針對受凍的蔬菜,葉面及時噴施氨基酸、生物菌劑等,促進植株恢復生長,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目前來看光照比較充足,未出現長時間寡照天氣,低溫和大風大雪天氣對山東設施蔬菜生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總體生產及供應受影響程度不大。”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成員高中強研究員說。

對於部分蔬菜價格呈現一定幅度上漲,高中強認爲,一是受寒潮天氣影響,部分大棚的蔬菜遭受低溫凍害,蔬菜上市品種和產量減少,導致部分蔬菜價格上漲;二是運輸受限或運輸成本增加所致,惡劣天氣造成一定時期內交通運輸不便,影響蔬菜長途運輸,且部分葉菜類蔬菜不易儲存,運輸損耗大,儲存和運輸成本增加,助推蔬菜價格上漲;三是由於臨近春節,菜價呈現節日性上漲。“隨着天氣條件利好,南方時令春菜湧入北方市場,春節後蔬菜價格會逐漸回落。”高中強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