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時期的鄭國(今河南新鄭一帶),鄭穆公生了一個女兒非常漂亮,到底有多美麗?據學者們說,小說家們用各種各樣美好的詞語堆砌起來來形容她恐怕都不夠,想比之下,西施恐怕也要汗顏了。據說,好小時候不守婦道和倫理,曾經與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私通。後來,鄭穆公的這個女兒被嫁給了陳國一個叫夏御叔的官員,所以,史書稱她爲夏姬。

這個夏姬不但不守婦道,而且也是紅顏薄命。她爲夏御叔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夏南,字徵舒,所以,史書中一般稱他爲夏徵舒。她生下兒子沒有幾年,丈夫夏御叔就去世了,好在夏氏在陳國還有封地,母子二人倒也衣食無憂,可這個夏姬閒來無事,老毛病又犯了,這回又做了什麼不守婦道的事呢?不知是否有人牽線,還是紅杏出牆,她居然與當時的陳靈公及陳國的大夫孔寧、儀行父三人有染。

夏姬畫像

也該着陳國倒運,這種事對於常人唯恐遮掩不住,這君臣三人竟然恬不知恥,一日在朝堂上相繼掏出了夏姬的內衣,互相炫耀,陳國也是盡人皆知,朝野上下沸沸揚揚。所以他們這個事情當然是瞞不住的。這個事大家都知道了,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老百姓最討厭這種行爲。按理說,天下已經是盡人皆知,陳靈公應該有所收斂吧?

其實不然,他們仍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將衆人的口舌沒有當回事。根本原因還是沒有人敢說,人家是國君啊,你不要命了就試試。不過,也有哪不怕死的,當時有一個叫謝冶的大夫實在看不過了,就找到陳靈公進諫,陳靈公也很聽話,當面承認錯誤,表示要改正,可過後他將這事告訴了孔寧和儀行父。這二人一聽立馬要陳靈公將謝冶殺掉。陳靈公當面沒有吭聲,實際是默認了。於是,這二人就設法將這唯一敢進言的大臣給殺了。殺了謝冶就沒有事了嗎?

西方有名名言:“上帝想讓其滅亡,必先使其膨脹。”當然,中國民間也有名人俗語,大致也是一個意思,是說“人狂沒好事”。這君臣三人的禍事也正是從這種無所顧忌的狂妄中來的。

話說這夏徵舒也二十出頭了,大概也是陳靈公與其母親有私情的緣故吧,或者是因爲貴族,在朝中也有個官職。有一次,陳靈公他們三人在一起飲酒,這夏徵舒也正好在場。酒喝到興致,三人就開始胡言亂語了,主要還是拿他們與夏姬這事相互調侃。孔寧指着夏南說,我看這孩子長得像國君您。陳靈公搖搖頭說,還是像二位大夫。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正是這些話給陳靈公惹來了殺身之禍。怎麼說呢?

這夏南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外面的閒言碎語就已經夠受得了,哪裏又能忍下當面這種羞辱?他聽完後就出去了,當時就心存殺機,哪叫一個“惡向膽邊生”,管你什麼國君、大夫的。他找了一張硬弓,然後就躲在馬棚裏。這三人酒盡興之後走了出來,夏南冷不防就給了陳靈公一箭,陳靈公當場斃命。哪個儀行父直接給嚇傻了,而孔寧更是嚇的一路狂奔,逃向了楚國。他爲何要往楚國跑呢?這裏面更有玄機。

這孔寧儘管是慌不擇路,但跑的方向是沒有錯的。陳國是楚國的屬國,而楚國當時的國君就“春秋五霸”、大名鼎鼎的楚莊王。其實這孔寧他主要是不知道這是行刺還是謀反,是想到楚國搬救兵的。楚莊王會管這種事?

對於楚莊王來說,陳靈公與夏姬苟且這種事他確實是不會管的,甚至認爲很正常,但他還是要管一管的,他是霸主,是要支持“公道”的啊!他覺得夏南殺了陳靈公有違禮制,這是以下犯上。於是,楚國出兵直接滅了陳國,將陳國設爲楚國的一個縣。他將夏南抓住後處以極刑,直接給“車裂”了。這就完了嗎?這事還沒有完,不然,這個夏姬就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了。

楚國有位名臣叫申叔時,此人也可以說是春秋時期其名的說客、雄辯家,而且很有先見之明。當時所有的大臣都在祝賀楚莊王的“勝利”,當時申叔時出差回來,他向楚莊王交差之後,不聲不響地扭頭就走。楚莊王叫住了他,問他爲何不祝賀呢?申叔時說我可以解釋嗎?楚莊王說可以。申叔時就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別人的牛走到你的地裏毀壞了你的莊稼,這已經是犯了錯誤,你又將人家的牛給牽走了,這算怎麼回事?接着一通狡辯,竟然讓楚莊王又恢復了陳國。

楚莊王聽說了陳靈公君臣三人與夏姬的事非常好奇,想知道這夏姬究竟是怎樣的女人,於是,就派人將夏姬給弄來了。這時的夏姬已經有三十多歲了,可仍然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啊!楚莊王見到後覺得簡直美的不得了,立時就要將她給收了。這時有個叫申公巫臣的人又出來說話了。他告訴楚莊王不能這樣做,他說您本來是爲了主持公道,現在你殺了夏南卻又娶了他娘,別人會認爲你此行就是爲了一個女人。楚莊王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作罷。這個申公巫臣是何許人也?他真的是爲了楚莊王好嗎?

這個申公巫臣也是春秋時期的雄辯家、名人,是非常有遠見了。楚莊王沒有娶成,可楚國還有人惦記着呢,誰呀?楚莊王有個弟弟叫子反,是楚國的司馬。司馬是幹什麼的呢,也就是掌管楚國軍隊的官。這申公巫臣又開始做子反的工作。他對子反說,這個女人是個不祥之人,你看哦,夏御叔娶了他不久就死了,陳靈公與她有染也死了,你說你還也娶她嗎?這子反一聽也對啊,確實是這樣的,也就不也娶了。其實這申公巫臣是另有打算,他自己想要,可怎麼才能得到呢?

也不知道申公巫臣什麼時候與夏姬接上了頭,總之他的目的是他看上了夏姬。他先給夏姬去了一封信,告訴她先回孃家(鄭國)去住,然後等着,等什麼呢?等他來娶。當時正好晉國進攻齊國,齊國向楚國求援,楚國爲這事就派申公巫臣出使齊國。這個差使應該是他自己謀劃來的,因爲他也早有打算,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將他中的所有財產、金銀細軟,一股腦兒地全都帶上了。完成任務之後,他將隨從打發回國,自己則直奔鄭國,順利地得到了夏姬。這事就此打上了句號?沒有完呢。

申公巫臣雖然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夏姬,但他在鄭國是呆不下去的,爲什麼呢?他自知自己這事做得不地道,肯定是得罪了楚國,而鄭國實在太小,是庇護不了自己的,於是就投奔了晉國。晉國也給了他官做,他也爲晉國出了不少力,但他是太平了,可他的族人馬上就要遭殃了。

子反得知此事之後才明白過來申公巫臣的“好心”,簡直狠得不得了。這時的楚王已經換成了楚共王,他讓楚共王重金賄賂晉國,讓申公巫臣沒有官做,楚共王沒有答應。申公巫臣在楚國時還得罪了一個重量級人物,這個人就是楚莊王的另一個弟弟子重,子重這時是楚國的令尹。這二人一合計,就將申公巫臣的族人給滅了,分了他們的財產。

這事到了這時還不算完。申公巫臣知道後發誓要報仇,他鼓動晉國攻打楚國不成,就策劃吳國,但那時吳還很弱,他就幫助吳國訓練軍隊。後來伍子胥到了吳國,也想報仇,還有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吳起也到了吳國。這些人湊在一塊纔有了後來吳幾乎滅楚的那場戰爭。這段故事在歷史上被史學家們叫做“夏姬之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