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進彪

距美國總統交接儀式僅有一週時間了。拜登新政府即將上臺之際,歐洲各國對美歐未來關係充滿了期待。然而就在這段特殊時期,美歐貿易摩擦卻硝煙再起。(央視新聞1月13日)

從1月12日起,美國開始對產自法國和德國的飛機零部件、葡萄酒等商品加徵關稅。這是曠日持久的美歐航空補貼爭端中,美國對歐盟國家的最新“懲罰”。

而就在十幾個小時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取消了訪問歐洲的行程,其原因是歐洲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拒絕見他。

在特朗普辦公桌的抽屜裏,有一份文件已制定了很久,但仍沒有發出。不過,整個特朗普團隊每天都在依據國際形勢變化而不斷調整着這個份文件。

這份文件究竟是什麼?就是針對歐盟國家的貿易制裁令。

現在的歐盟已不像以前那樣完全聽命於美國,其原因在於美國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歐盟的最在關切,好像歐盟各國就該是美國的僕人,不能有自己的利益,當然更不能有自己的主張。

就拿北溪2項目來說,這個項目是未來歐盟各國的能源命脈,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能源問題一直是歐洲的一塊心病。而美國給出的藥方就是高價購買美利堅的石油,價位要高於俄羅斯的三倍還多。

在此問題上,歐盟已與美國僵持了很多年,在這其間,也與土耳其達成不損於美國的石油商業協議。但美國一直從中作梗,這使歐洲感到不爽,但又無法做出有效抵抗。

因此,德國出頭與俄羅斯實施了北溪2項目天然氣項目,管道總長1200公里,經波羅的海直接連通俄、德兩國,從海底通過大口徑管道將俄羅斯的天然氣送到德國,然後再從德國分發到歐洲所需國。

對於這個項目,特朗普一直堅決反對,但在這個問題上,默克爾堅決不讓步,如果讓步,就等於是將打造好了一半的命脈又拱手送給了美國,這使歐洲依舊無法完成能源上的相對獨立。

因此,特朗普就要有制裁歐洲的殺手鐧,那就是貿易制裁。特朗普辦公桌抽屜裏那份已制定了很久但仍沒有發出的文件內容就是這個。而就在前十幾個小時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取消了訪問歐洲的行程,其原因是歐洲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拒絕見他,所以國務卿蓬佩奧的歐洲外交,在最後時刻變成了沒面子的“燒雞大窩脖”。

所以,美國宣佈從1月12日起,開始對產自法國和德國的飛機零部件、葡萄酒等商品加徵關稅。而這些內容和文件是早已制定好了的,只是在等着對美國不利情況的出現,而歐洲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拒絕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那美國就出手了。

現在的歐洲,聽美國話的國家不多了。首先是德國,默克爾是當今世界最有風骨的政治家之一,在對美關係上,一直都遵循着歐盟和德國的利益,對美國的態度是可以參考,但絕不聽命。

其次法國,馬克龍沿襲了法國一慣的外交風範,從來不聽美國話,在這點上,美國已然沒有了辦法,因爲對於法國這個國家來說,美國的期待也並不大,因爲法國的國力已經衰退,沒什麼乾貨,只是一副資本主義的骨架而已。

而歐洲的其它國家,在國際事務上根本起不到什麼實質性作用,因而對於美國的需要來說,那都不是需要的菜,所以美國也不屑與他們爲友,同時,也不需也他們爲敵。

在歐盟國家中,只有英國都聽美國的話,但同樣,英國說話的聲調很高,但卻沒有了實際執行力,它與法國都屬於日落西山的品種。

再加上脫歐的事,英國也不是歐盟的國家了,但他兩頭和裏外都不是人,自身難保,再也不是美國的菜。但英國卻很願意聽美國的話,因爲會得到些便宜,但也正是這樣,美國反而躲着英國了,因爲美國怕被即將成爲要飯花子的主粘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