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肖敏 報道:自2020年以來,貨運定期航班大幅增加,臨時貨運航班成倍增長,疫情之下的航空貨運成爲民航發展的一大亮點。2020年前三個季度,民航貨郵運輸量恢復至上年同期的近九成;2020年第四季度,在“雙11”“雙12”電商購物節等消費利好的帶動下,不少機場航空貨運量再迎高峯。

  航空物流業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快形成內外連通、安全高效的航空物流網絡,將爲實現民航高質量發展,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新貢獻。很多機場和航企抓住航空物流發展機遇,完善貨運航線網絡,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既有設施,通過客機腹艙帶貨、全貨機航線、“客改貨”航班“三線”齊發力,支持雙循環,爲疫後經濟重振和高質量發展蓄能。

  頂層設計激活航空貨運發展潛力

  2020年,航空貨運取得矚目成績,頂層設計功不可沒。2020年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民航局迅速成立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聚焦航空物流短板,分解重點任務,全力確保我國國際航空物流鏈暢通。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國內及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發生顯著變化,客運需求短期內急劇減少,而貨運需求卻爆發式增長,民航局迅速出臺政策,下發運行安全通告《客艙裝載貨物運輸》,指導航空公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客機運力執飛貨運航班。一時間,航空公司紛紛試水“客改貨”航班運行,大量閒置客機運力得到有效利用,及時滿足了國際航空物流需求。

  隨後,民航局審時度勢,密集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國際航空貨運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優化貨運航線航班管理政策的通知》《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等多項支持航空物流發展的政策,簡化貨運航線航班許可流程,取消國內機場高峯時段對貨運航班時刻的限制,大幅簡化審批流程,開通貨運航班審批綠色通道,國際航空運輸“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推動了航空物流業發展提質增效。彼時,民航局支持全貨運航空公司積極引進貨機,擴大機隊規模,滿足物流發展需求。民航局還會同商務部建立外貿外資企業與國際航空運力供需對接機制,按照“政府搭建平臺、企業商業合作”的原則,優化運力配置,滿足重點企業國際航空貨運需求。

  “時刻申請更靈活,航班類型更多樣,開航流程更高效,運營成本更低廉。”深圳機場貨運業務相關負責人這樣形容政策給深圳機場貨運發展帶來的利好。

  “疫情發生之前,深圳機場的貨郵航班時刻絕大多數爲0時~6時,只有極少數白天時刻。民航局出臺寬鬆的時刻政策後,在2020年4月~6月國外疫情較爲嚴重期間,大量國際貨運航班白天在深圳機場起降。這樣既不佔用凌晨定期貨運航班的進出港高峯時段,又一定程度彌補了國際客運航班減少的運力缺口。”深圳機場貨運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疫情防控期間,民航局航班審批綠色通道大大縮短了航權、時刻審批時間,也簡化了審批流程,航空公司有可能在一天之內獲得貨郵時刻批覆,大大提升了航空公司的“提貨”能力。尤其是對防疫物資等緊急醫療貨物來說,往往時間很緊迫,高效的開航流程可以消除航空公司對時效性的顧慮,因而加大運力投入力度,制訂更多航班運行計劃。

  航空物流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

  2020年航空貨運發展成績既是民航加強頂層設計的體現,也是航空公司、機場搶抓國家支持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機遇,攻堅克難、積極應對、多措並舉,從完善航線網絡、提高服務水平、提高保障效率等方面發力,不斷完善貨運航線網絡、提高航空物流能力的碩果。

  

  2020年12月18日,金鵬航空開通南京——芝加哥全貨機航線

  

  2020年12月9日,徐州觀音國際機場開通——曼谷國際貨運航線

  2020年11月,深圳機場在近一週內密集開通深圳—杭州—美國洛杉磯、深圳—荷蘭阿姆斯特丹、深圳—印度尼西亞雅加達3條國際貨運航線,全年新設立的國際全貨機航點達到8個,爲自2013年深圳機場轉場以來新開國際貨運航線最多的一年。2020年1月~10月,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達112萬噸,同比增長7.8%,貨運量居全國第3位。其中,國際貨運量已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增長30%以上。

  “自2020年以來,深圳機場一方面積極發展常規貨運業務,精準對接航企、貨代需求;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國際臨時貨運包機、‘客改貨’航班,承運防疫物資馳援全球。”深圳機場貨運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深圳機場一樣主動抓住當前國際航空物流發展黃金期的機場和航企不在少數。南京機場通過客機腹艙帶貨、全貨機航線、“客改貨”航班“三線”齊發力,暢通物流供應鏈,有力支撐雙循環。繼2020年9月下旬南京祿口機場國內單日出港貨量首破500噸之後,11月初再次迎來“上揚曲線”,日均國內出港貨運量同比增長5%左右,11日當天達到峯值,國內進出港貨郵吞吐量達412.5噸,同比增長18%。武漢機場自復航以來全面推進“兩快三優”,即加快恢復及增開國際全貨機航線、國際貨運量快速增長,優化航線網絡、優化口岸功能、優化營商環境的戰略佈局。目前,武漢機場北貨運區實現了全程無紙化通關,快件中心倉儲、辦公區功能完善,“身價千萬”的CT查驗系統等高科技設備一應俱全,集諮詢、招商、關務、倉儲、物業、交通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集散樞紐已基本建成。

  圍繞提升貨運效能,民航業內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2020年5月8日,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項目啓動。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在啓動會上表示:“選擇航空貨運基礎較好的鄭州機場作爲全國試點,逐步實現電子貨運的信息化、便利化、標準化,在全行業全面推廣後,對於實現中國物流現代化、建設民航強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20年9月24日,一批500公斤的貨物作爲東航集團與國鐵集團空鐵聯運貨運項目的首批“乘客”,經MU510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運往北京首都機場,隨後又在北京站“坐上”K27次列車,於9月25日4時47分到達遼寧本溪,在航空與鐵路的無縫銜接中跨越1700多公里,實現了“次日達”,建立了空鐵聯運貨運新模式。2020年9月,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貨站區域推廣,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能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提升物流運營效率。此外,川航物流蜂巢2.0網上貨運平臺正式上線,成都貨物出港全面實現電子化,川航貨運走上了數字化發展道路……這些探索和創新都進一步助力我國航空貨運提質增效。

  貨運熱潮之下還需要冷靜思考

  發展航空貨運,有利於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有助於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然而,在發展貨運熱潮之下,對於建設貨運機場、成立貨運航空公司、引進貨運機隊等,民航業內很多專家認爲還是需要多一些冷靜思考。

  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要求緊扣“新發展格局”,優先做好既有貨運設施優化和能力挖潛,持續提升航空貨運能力。

  

  湖北鄂州機場

  在中國民航大學綜合交通研究所所長歐陽傑教授看來,當前,貨運樞紐機場要顯著完善航空貨運功能,應充分考慮採用空鐵聯運模式。“不只是客運要實現空鐵聯運,機場航空貨運區也要與高鐵銜接起來。比如正在建設中的湖北鄂州機場,高鐵貨運列車將開到航站區陸側的貨運車站,再通過汽車接駁空側的機坪或貨運站。未來的超級貨運中心可以考慮在空側與地下化的高鐵貨運列車直接銜接。”歐陽傑表示。

  鄂州機場將於2021年底建成投運。當前,民航局正積極會同地方政府和相關單位支持鄂州機場貨運樞紐建設,確保鄂州貨運樞紐等重點建設項目按期完成建設任務。作爲我國第一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機場對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地方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民航強國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航空貨運樞紐是集聚和配置航空要素資源的重要平臺,也是快遞物流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貨運樞紐機場除了能爲航空公司提供專業化的保障服務外,還能聚集相關貨運產業,爲打造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提供便利。對於建設貨運機場,有些地方政府也是躍躍欲試。民航局計劃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當前,我國民航發展正處於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過程中,航空貨運總量規模不大,機場貨運設施利用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十四五”期間,民航局將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激活存量、用好增量,統籌客貨、協同發展”的原則,優先做好既有貨運設施優化和能力挖潛,充分發揮現有機場的貨運優勢,在此基礎上及時總結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和運營經驗,綜合考慮全國航空貨運基礎設施使用情況,穩妥有序推進以貨運功能爲主的機場佈局建設。

  一位民航業內人士認爲,促進航空貨運發展,還是要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改造升級地面保障設備設施,提升機場貨運保障能力,推進行業信息化、電子化的普及和升級,不斷完善航空貨運發展的硬件環境。

  對於貨運航空公司的成立,有專家表示,要發揮好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鼓勵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讓優秀的貨運企業脫穎而出。政府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從“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

  當前全貨機機隊規模佔比較小,傳統貨運航空公司運營模式相對落後、競爭力不強,航空貨運的規範化、信息化、一體化水平不高。對此,有專家表示,要處理好應急保障與常態運行之間的關係。建立“平戰轉換”機制,分析評估新增運力引進與既有運力統籌之間的關係,建立“平時保暢通,戰時能應急”機制,摒棄“大幹快上”大規模引進貨運機隊、行政干預市場主體兼併重組的慣性思維,科學、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和優化機隊結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