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去年我省经济严重受创,今年是我省经济恢复重振的关键之年。如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全力回归正常,不仅要把损失的部分补回来,还要力争把应有的增长追回来,确保开局漂亮、全年精彩。考虑去年低基数因素和潜在增长率,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

报告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拿出“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在“稳”的前提和基础上奋力求“进”,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巩固经济

抓好4274个亿元项目落地

●着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依法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持续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稳定和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精准实施援企稳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全力抓好4274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落地。加快建设十堰至西安高铁湖北段、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荆门至荆州铁路,启动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建设。建成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做优做精78家老字号、100个荆楚优品。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

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1000亿元以上。

●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

全力推进武汉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

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

产业升级

加快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

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力争“光芯屏端网”产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

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加快打造汽车、大健康、现代化工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

大力发展“文旅+”,引进一批重点文旅企业,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推进重大文旅综合体建设。

区域发展

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发展

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完善武汉城市圈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城市圈大通道。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力争实现80万以上人口在城镇落户。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601个。启动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深化区域战略合作

加强与周边省份战略联动,健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

改革开放

全面推行企业开办“零费用”

乡村振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张表、一日办、零费用”。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

●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武汉、宜昌、黄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襄阳、黄石、荆州、鄂州创建综合保税区。

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

●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新建410万亩高标准农田。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

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帮扶投入只增不减,确保脱贫群众获得感只增不减。

生态环保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扎实推进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十年禁渔。建设长江、汉江、清江生态廊道。

●改善环境质量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动绿色转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民生福祉

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2万个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全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2万个。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30个公办养老中心和养护院,为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群众身边的“15分钟文化体育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