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天貓上什麼店鋪比較多,女裝店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存在。由於一些商家不想從頭開始運營,所以他們通常會通過天貓網店轉讓的方式,來得到一個自己想要的店鋪。

理論上來說,不管是天貓商城,還是京東蘑菇街、淘寶、拼多多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只要是網店,都存在轉讓的可能。而天貓網店,一直比較受創業者的歡迎。

天貓網店的轉讓,逐漸在這幾年成爲一股“潮流”,打開度娘搜索,“天貓女裝類目店鋪轉讓價格貴嗎?”、“天貓網店轉讓技巧”、“天貓店鋪轉讓價格都是怎麼計算的?”等等文章比比皆是。

然後從2020年年底開始,天貓女裝店的轉讓卻出現了一撥“異動”。這種“異動”,或許暗藏了電商行業變化的一種新趨勢!

店鋪轉讓數量增多,價格下降

據舞泡網等多家網店轉讓交易平臺數據顯示,從2020年12月份開始,天貓女裝店鋪迎來罕見的“轉讓潮”,數千家天貓女裝店掛牌轉讓,僅舞泡網平臺目前掛牌的店鋪數量就超過了1000家。其中,部分天貓店鋪掛牌價最低只需2000元,已低於商標註冊和店鋪註冊的5000元成本。

這與此前人們的印象完全不同,自幾年前,天貓官方大幅提升入駐門檻後,申請開店遠遠沒有購買轉讓店鋪來的迅速,因此天貓店鋪的轉讓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從事天貓網店轉讓交易的中介人員表示,2017年一個天貓女裝新店可賣到15萬元的價格。去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5月華東地區成交的店鋪,均價也在5萬左右。但在雙十一之後,女裝店價格急劇下降,目前,優質天貓女裝店的轉讓價格已經穩定在1~2萬,處於歷史最低點。

上述中介人員解釋稱,每年年末,天貓店轉讓都會降價,主要是天貓新店在年底,需要在1個月內交5萬保證金和6萬年費,不少天貓賣家沒錢週轉,只好降價甩賣。但2020年的跌幅超預期,“甚至出現了一波2000元的特價店,還不夠覆蓋商標和公司註冊的5000元成本”。

交易平臺上一位正在轉讓店鋪的杭州天貓女裝商家表示,去年因爲疫情,她的天貓店上半年處於虧損狀態,下半年靠抖音引流維繫生意。抖音直播斷掉電商外鏈後,她決定以10萬的價格,轉讓經營了4年的天貓店。

這位女裝商家表示,去年曾經在抖音和快手上試水電商直播,下半年直接在抖音開了兩個賬號帶貨,現在每個月都有爆款商品,“天貓女裝領域競爭太激烈,中小品牌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希望能到新的平臺去找找機會”。

“很多買家會問降價原因,我們都說天貓店多了,供給多,但從歷史數據看,其實跟女裝商家叛逃至抖音等其他平臺,有很大關係。”該店鋪中介稱,抖音小店全面開放後,市面上亟待出售的天貓老店明顯增多,前來購買新店的商家也少了。

上述天貓商家表示,阿里體系內的直通車等營銷工具太燒錢,很多女裝商家靠私域導流,天貓只是個付款平臺,這也是她轉讓天貓店的底氣。對於新商家來說,購買“裸店”雖然只要2000元,但加上11萬服務費也不是小數目。“當有門檻更低、流量更大的平臺出現,商家很容易動搖”。

網店賣家的新選擇

如果說十年前,商家還只有深耕淘寶,甚至升級到天貓,是線上經營的必然選擇,那麼現在的選擇可以更多。以抖音、快手、拼多多爲代表的新電商平臺的出現,爲不少網店賣家提供了新的機會。因爲這些後起之秀們的門檻要低,對於經營和資金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大。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抖音年貨節中,抖音電商日交易額突破了20億,整個促銷週期實現208億。而在半個月前,抖音寵粉節成交額突破187億。從去年10月開始,抖音直播全面封禁了第三方平臺商品鏈接,抖音電商成交額大部分來自抖音小店。

種種跡象顯示,抖音正在調整政策加速擁抱這類“叛逃”的商家。

從屬性上說,抖音是流量的生產者,但其野望絕不僅僅是售賣流量給其他電商平臺,從賣流量,到入場成爲參與者,早已是陽謀。因此自2020年以來,抖音電商逐步降低入駐門檻,吸引商家大規模入住。

就服裝類目而言,目前抖音達人交500元保證金即可開通小店,企業資質也只用交4000元保證金。此外,抖音小店可以綁定5個抖音號賣貨,相當於開了5個分店,同時商品還可以同步到西瓜、頭條等多平臺曝光。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抖音看似是一個平臺,但他們實際上是在頭條系的體系下運營,玩的是矩陣。

抖音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前8個月,抖音開店商家的數量增加16.3倍,總體GMV同比增長6.5倍。據億邦動力網的報道,去年10月抖音直播切斷電商外鏈後,抖音小店商家數量50天左右增加20萬,目前日均成交額已經突破6億。

此前字節跳動流出的一份專家文件顯示,早在雙十一之前,抖音就已經在主動對接天貓店鋪,以旁氏、飄柔等快消品爲主,抖音內部將其稱作“天貓化戰略”。甚至有疑似抖音內部人士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2020年抖音電商GMV在1500億左右,預計2021年還可以再翻番。

隨着抖音拿下春晚,其勢必將藉助春晚的流量來助推抖音支付業務,抖音的電商體系也將更加完善。此外,拼多多也已經成功獲得了支付牌照,而快手在上市之後,也會在電商領域加大投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圍繞着新舊電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對阿里巴巴啓動反壟斷調查以來,“二選一”政策出現鬆動,天貓原來的店鋪政策要調整,“二選一”弱化的結果就是,大量商家轉戰抖音、拼多多等其他電商平臺,也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理性選擇。

當然,市場有其自己的運行邏輯,天貓不會一家獨大,其他新電商平臺也會不斷崛起,只有讓競爭的機制發揮作用,商家們纔會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而最終受益的,一定是消費者!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