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淨利增長3倍,受累MPS事件的光大證券繼續大幅“回血”

記者丨馬曉甜

受MPS風險事件影響,業績連番“掉隊”的光大證券正在努力追趕中。

1月26日晚間,光大證券發佈公告稱,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7.7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1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56.86%和325.21%。

這也是公司業績連續第二年大幅“回血”。在此之前,光大證券曾因MPS項目風波一度遭受重創。

2016年,暴風投資與光大浸輝、羣暢金融等公司簽訂合夥協議,共同發起設立浸鑫基金,並通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收購境外MPS公司65%的股權,光大資本作爲劣後級合夥人之一出資人民幣6000萬元。但隨後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2019年2月25日,浸鑫基金投資期限屆滿到期,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

光大證券隨後表示,將計提負債14億元,對相應的股權投資和應收款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1億元。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12億元,同比下降21.61%,實現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96.57%,創下2006年以來最低盈利。

2019年的情況有所轉好,年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00.57億元,同比增長30.41%;實現歸母淨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449.68%。不過,儘管增幅迅猛,但橫向來看,不到6億元的淨利潤與其他大型券商相比卻依舊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繼續加大計提力度,出清“包袱”。

據光大證券披露,公司2020年計提預計負債及單項重大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2.47億元,減少淨利潤20.73億元。這也意味着,計提“吞噬”了近一半的公司淨利。

其中,在 2018 至 2019 年度累計計提預計負債30.11億元之後,根據光大資本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審判決及浸鑫基金普通合夥人與深圳恆祥股權 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的仲裁結果、相關案件上訴審理情況,以及以前年度已累計計提情況等,光大證券在2020 年度就MPS事項再度計提預計負債人民幣15.5億元,累計計提已超過45億元。

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6.98億元中,其中一筆爲納入全資子公司光大富尊合併的結構化主體璟琿基金持有一筆賬面價值7.59億元的應收款,公司根據璟琿基金應收款義務方償還能力,及考慮流動性等因素後的質押物和標的股權價值等,預估可回收金額後,將賬面價值和預估可回收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爲減值損失。經測算,2020 年度計提壞賬準備人民幣2.56億元。

另外,因市場波動影響,以公司股票爲擔保物的融資融券賬戶履約保障比例跌破平倉線,觸發強制平倉,平倉後剩餘融出資金賬面價值4.56億元,公司根據相關融資人償還能力,並考慮其他擔保物等價值,預估可收回金額後,將賬面價值與預估可回收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爲減值損失。經測算,2020 年度計提減值準備人民幣4.41億元。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