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西卡·李:現在是給朝鮮戰爭畫上句號的時候了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20年12月21日《美國展望》雜誌網站)

[文/ 傑西卡·李 美國昆西治國理政研究院東亞項目高級研究員]

有大量外交政策問題在那裏等待拜登去解決。不過,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朝鮮問題是其中最亟需解決的一個。拜登應該在就任總統後的第一個100天裏宣佈已持續70年之久的朝鮮戰爭正式結束,他還應該任命一位特別代表就和平條約(a peace treaty)的簽訂與各方展開協商,最終的目的是實現美國與朝鮮的和解並達成半島無核化目標。優先處理美朝關係的政治問題,而不是目光短淺地抓住半島無核化問題不放,這樣做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而且有助於避免擁有核武器的朝鮮與美國之間爆發衝突。

美國昆西治國理政研究院(the 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東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傑西卡·李(Jessica J.Lee)2020年12月21日在《美國展望》雜誌網站發表了評論文章:《現在是給朝鮮戰爭畫上句號的時候了》

朝鮮勞動黨2020年10月爲慶祝該黨成立75週年而舉行的閱兵式表明,美國圍繞核武器問題制定的對朝政策反而強化了朝鮮擁核的決心。美朝雙方應該跳出當下這種由美方發出威脅和朝方以核試驗回應構成的怪圈。從具體執行層面來說,雙方應通過在通往和平和無核化的道路上不斷接觸來建立起互信關係。

2020年6月25日是朝鮮戰爭爆發70週年,這場戰爭至今仍未正式結束。一些美國人也許認爲朝鮮戰爭早已煙消雲散,然而事實上這場軍事衝突至今仍然對那些曾參與其中的人有着巨大影響。這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三年裏有500萬人失去了生命。1953年,美國代表“聯合國軍司令部”與朝鮮和中國簽署了停戰協定(an armistice agreement)。這本來是一份臨時性的協定,然而其效力卻一直延續至今。正如美國副國務卿斯蒂芬·比根(Stephen Biegun)本月早些時候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的那樣,美國必須儘快解決當前朝鮮戰爭處於臨時停戰狀態的問題:“那場戰爭已經結束了,衝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已經迎來了和平”。

拜登政府應該正式結束朝鮮戰爭並用和平條約來取代停戰協定,下面是我給出的三點理由。

首先,這樣做可以利用民主、共和兩黨內部日益增強的呼籲結束無休無止的海外戰爭的聲音。其實,在全球各地尋求軍事主導權最終反而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安全利益。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在給緊張的美朝關係降溫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他的做法大多是象徵性的)。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爲美朝雙邊關係向着更加穩定、着眼未來的方向發展打開了大門。

拜登總統應充分利用特朗普給他留下的這一政治遺產並與國會合作最終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在具體執行方面,總統應發表一份“美國正式確認朝鮮戰爭結束”的聲明,然後儘快派遣一位高級代表就簽訂和平條約與各方展開協商,和平條約經參議院表決後便可以正式生效了。和平條約的簽署國應包括當年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朝、中三國;考慮到首爾對朝鮮半島的安全關切,作爲美國的盟友,韓國也可能是和平條約的簽署國之一。

第二,宣佈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將有利於拜登總統與美國民衆之間構建更團結一致的關係,美國民衆並不希望看到美國與朝鮮之間爆發衝突。在2017-2018這個美朝關係以“火與怒”爲特徵的時期過去之後,一些全國性組織、韓裔領袖、核政策問題專家和前政府官員一致呼籲美國應該與朝鮮進行對話並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民衆認爲美國應該通過外交協商的方式(與平壤直接溝通或通過中國居中協調)來解決朝鮮問題,通過地面軍事入侵的方式武力拆除朝鮮的核武設施是不可取的。最近的民意調查進一步證實了美國社會在朝鮮問題上的這一克制立場。歐亞集團於2020年9月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特朗普和拜登的大多數支持者都認爲,美國應該與敵對國家(即便是侵犯人權的敵對國家)直接協商以避免爆發軍事衝突。

第三,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可以讓美國與朝鮮建立更具合作性的雙邊關係,這樣一種關係有利於美國更好地瞭解朝鮮某些行爲背後的動機、價值觀和對美國具有威脅性的算計。這將大大促進我們對朝鮮在覈武器等問題上的觀點的瞭解,減少代價高昂的誤判風險。正如駐韓美軍(U.S.Forces Korea)司令、“聯合國軍司令部”(U.N.Command)司令、韓美聯合司令部(ROK-U.S.Combined Forces Command)司令羅伯特·艾布拉姆斯(Robert B.Abrams)最近指出的:在朝鮮核能力問題上缺乏可靠信息已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朝鮮正在推進自己的核項目,而跟蹤其進展對我們來說正變得越來越困難。國際原子能機構最近也在一份報告中坦言,他們已經11年沒有進入過朝鮮的核設施了,他們對朝鮮核項目進展的瞭解越來越不足”。

美國曾與德國、日本、越南等歷史上多個對手進行過談判並最終結束了衝突,朝鮮也不應例外。我們在過往達成交易(如1994年的《朝美核框架協議》和2005年的六方會談聲明)的過程中的確曾就兩國政治和解問題進行過很激烈的討論,特朗普總統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2018年會晤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承諾兩國將開啓全新的政治關係。然而,所有這些努力並沒有以和平條約的形式體現出來,那些崇高的目標在具體的政治決策面前也失去了意義。

正如應對所有複雜的外交政策挑戰一樣,正式結束朝鮮戰爭需要外交技巧和外交人員的參與,同時也需要朝鮮方面的配合。相信在尋求改善對朝關係的韓國政府的幫助下,在中國合作伙伴的配合下,拜登政府在應對這一挑戰時將具備很好的條件。

不過,也有一些批評人士認爲正式結束朝鮮戰爭意義不大。他們故意把“戰爭結束聲明”(end-of-war declaration)、“和平條約”(peace treaty)和“和平機制”(peace regime)這些表述混在一起使用來貶低或模糊“和平條約”的價值:一份政治性的“戰爭結束聲明”與經參議院批准的“和平條約”是完全不同的;通過確定雙方軍事接觸標準和規則把和平進程制度化的“和平機制”與“和平條約”這兩者也是不同的。拜登總統應該明確指出,這三個概念完全不同,它們是正式結束朝鮮戰爭過程中的三個的步驟,而且美國期望朝鮮方面能在這一過程中作出有約束力的承諾(其中包括在覈武器問題上的承諾)。

還有一些人認爲,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可能會增強韓國國內驅逐美軍的聲音。不過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除非朝鮮半島的安全局勢發生明顯改善,否則韓國民衆更希望美軍能留下來。其實,一個更大的問號在於,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對美國在韓國的軍事存在到底意味着什麼。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7月所做的一項調查,與三年前相比,把朝鮮核問題視爲重大威脅的美國人已經有所減少。美國正面臨從未有過的衆多國內挑戰集中出現的局面,在撤軍日期未定的情況下,美國納稅人會支持在韓國繼續駐軍嗎?在什麼情況下美軍可以撤回國內呢?提出這些問題是合情合理的,人們應該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美國無法通過遏制戰略和偶爾的外交接觸來解決朝鮮發展核武器的問題。我們應該在向朝鮮提供安全保證和降低美韓兩國對遏制措施的依賴這兩個方面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這是我們從未嘗試過的手段。正式結束朝鮮戰爭將有利於朝鮮半島和平進程,有利於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而且也有利於維護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拜登總統應該在就職後的第一個100天裏宣佈朝鮮戰爭正式結束,並與朝鮮戰爭的各參與方共同推動和平條約的簽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