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6歲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 醫生:這種病叫成人幼稚症

成都人白笙,36歲,前幾年於某知名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工作好、學歷高、顏值還不錯的高材生,竟然還把自己當寶寶。

他事事依賴父母,不會洗衣做飯整理房間,不會網購,買東西要爸媽陪,36年“母胎solo”。儘管依賴父母,但白笙的內心是痛苦的,但他又離不開父母。

如今,他在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心理治療。1月27日,該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劉芳介紹,白笙的這種病是“彼得·潘綜合徵”,俗稱“成人幼稚症”,臨牀上稱作“心理退行”,與童年時父母過度保護有關。

↑資料圖 圖據東方IC

“他把自己當成沒長大的孩子”

36歲 一切還要依賴父母

36歲的白笙告訴醫生劉芳,自己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生活的一切都早早由父母決定,自己從來不用付出努力完成一件事,他的任務只有好好學習。所以,活了這麼多年,白笙似乎記不起幹過什麼家務事。

儘管後來工作原因,白笙開始獨居,但父母每隔一天都要來看望兒子,幫他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他自己回家只要坐着看手機、玩電腦就行。

“我們擔心他一個人不會照顧自己。”白笙父母經常這樣說。就算現在,兒子因爲心理問題去看病,他的父母也總是陪伴左右。

“是我的父母把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白笙對此深惡痛絕,但同時自己又不願意離開父母的“掌控”,他把自己當成沒長大的孩子。比如說,他年紀輕輕幾乎不網購,需要任何東西都要喊上自己的父母或者姐姐一起去購買;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家裏,需要出門活動,他就喊上家人;快40歲了,他還沒有嘗試去喜歡一個人,就連和他人正常的交流也很困難。

“爲什麼不能優秀地生活下去?”

修行三個月 仍沒脫離心理困境

因爲父母擺平了生活上的一切困難,白笙只需要學習,最終他順利考上名校,拿到碩士學位後又成功獲得博士學位。白笙的父親曾是中文系畢業的博士,他也一樣,從某知名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

“我那麼優秀的一個人,爲什麼不能夠同樣優秀地生活下去?”白笙因工作無法進行下去,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旁人眼裏,快要奔四的白笙看起來“怪怪”的,交談的時候總是閃爍其詞,話還沒講完,人就着急跑了。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他都是這個樣子。以前讀書的時候,學習壓力一大,整個人就會奔潰,每每考試前,都要用藥物維持自己的情緒。

在把自己關起來的日子裏,白笙自我否定、自我攻擊,曾多次用刀割傷自己的身體。和父母相處時,雙方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因爲這樣的事發生爭吵,白笙覺得:是你們把我變成現在這樣子,卻又覺得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到後來,白笙跑去禪修,專心打坐了三個月。雖然三個月的修行讓他的內心有所舒緩,但一回到家,煩惱又全部湧上心頭,生活和工作上的困境沒有得到絲毫改變。

“教育孩子應該運用斷舍離”

心理專家稱家長不放手造成“巨嬰”

最終,白笙來到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心理治療。該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劉芳介紹,白笙的這種行爲叫“彼得·潘綜合徵”,俗稱“成人幼稚症”,臨牀上稱作“心理退行”。一般指成年人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和殘酷傾軋時,變得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迴歸到孩子世界的心態,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

說起“彼得·潘綜合徵”,不得不提到長不大的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後來成爲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這個人物總是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裏,永遠也不想長大。“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往往一生碌碌無爲,拒絕接受現實。

在和白笙的接觸中,劉芳感到,他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在他的身上到處是矛盾與衝突。而這一切可能就要歸結於原生家庭對他的過度保護,尤其是在白笙青春期的時候,他的父母沒有給予兒子恰當的空間去探索外界。每個人在這個階段,都需要通過探索外界從而獲得自我獨立的能力,但他的家人顯然沒有,“在這個階段,白笙仍然和原生家庭聯繫地非常緊密。”

劉芳從稍微專業一點的角度解釋稱,一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大腦神經細胞數目增長緩慢,但在與外界交流後,這些神經元會變粗變大,不同神經元之間的聯繫也會漸漸緊密。這是一個人神經塑造、自我獨立性塑造以及對獨立判斷事物能力的過程,反映在心理上,就是這個人和原生家庭的脫離。但因爲原生家庭包裹地太緊密了,白笙的這些能力的塑造便被阻斷了。

如何幫助到白笙以及其他類似的人?劉芳認爲,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幫助患者擺脫“成人幼稚症”,最好的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走出依賴、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病魔的惟一途徑。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運用斷舍離。每一個“巨嬰”背後,都有不願放手的家長。作爲父母,如果由於愛孩子而成爲“一切包辦”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就很容易養出來一個巨嬰。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白笙爲化名)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