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券業大年遭爆雷風險蠶食 去年全行業資產損失超兩百億

目前已有8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0年度計提信用減值公告,合計計提減值規模達到65億元。如疊加其他上市券商去年前三季的計提數據,則整個2020年券商總計提規模將輕鬆超過200億元。

隨着券商業績相繼披露,2020年券業的“好年景”漸進展現。

截至1月28日,已有15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0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從歸母淨利潤指標來看,15家券商全部實現了淨利潤正增長。增速最慢的中信證券2020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了21.82%,光大證券歸母淨利潤則同比增長了325%,增速位列已披露券商第一名。

但與行業業績預增不合拍的是,大額計提減值正成爲籠罩在券商頭上的巨大陰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8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0年度計提信用減值公告,合計計提減值規模達到65億元。如疊加其他上市券商去年前三季度的計提數據,2020年上市券商計提規模則將輕鬆超過200億元。

“整個券商行業從2019年就開始壓縮股票質押業務,但2020年債券市場高評級主體開始違約,類似永煤、華晨事件,讓資管和自營減值增加。另一方面,2020年中小市值公司股價下跌,原來剩下的股票質押相關業務,減值增多。”對於券商大量計提減值的問題,有國內中型券商總經理如此表示。

他同時也指出,2020年券業整體營收表現良好,“大家有餘地去更充分地計提減值,夯實資產基礎。”

頭部券商計提拖累業績

從8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0年度計提信用減值公告來看,光大證券計提減值規模最大。

按照光大證券發佈的公告數據,2020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57.7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1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56.86%和325.21%。

但與此同時,光大證券2020年計提預計負債及單項重大資產減值準備也達到了22.47億元,這也導致公司淨利潤銳減了20.73億元。兩相對比,信用減值令光大證券2020年業績“斬半”。

相比其他券商,光大證券計提減值的原因也比較特殊。

早在2016年,暴風投資與光大浸輝、羣暢金融等公司簽訂合夥協議,共同發起設立浸鑫基金,並計劃以此基金收購境外MPS公司65%的股權,而光大資本則作爲該項目的劣後級合夥人之一出資人民幣6000萬元。

隨後MPS公司卻經營陷入困境,至2019年2月,浸鑫基金投資期限屆滿,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光大證券因此陷入投資失敗漩渦。

此前,光大證券就已在2018至2019年度就該事項累計計提預計負債30.11億元。其最新公告顯示,光大證券在2020年度就MPS事項再度計提預計負債人民幣15.5億元,累計計提已超過45億元。

除深陷MPS風波外,2020年光大證券對納入全資子公司光大富尊投資合併的結構化主體——璟琿基金,還實際持有一筆賬面價值7.59億元的應收款,光大證券對此計提了一筆高達2.56億元的壞賬準備。

然而,如果從整個證券行業來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信用減值計提規模最大的是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此前發佈公告稱,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人民幣50.27億元,其中僅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就達到35.18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2020年1-9月,公司計提信用資產減值準備較2019年有所增加,主要由於股票質押式回購合約定式購回項目信用風險上升,公司審慎評估項目風險,足額計提減值準備。另外,公司融資融券、其他債權投資規模較上年末有較大增長,資產減值準備相應增加。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認爲,中信證券2020年僅第三季度信用減值就達到30億元、佔稅前利潤59%,拖累盈利表現。公司信用減值應該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股權質押及兩融等融資業務,另一方面,公司債券資產也受到三季度債市波動的影響有所減值。

“整個2020年券商業績表現都不錯,但是債券和兩融的風險一直在累積,所以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收益較好的年份做一些計提準備。”有國內中小券商高管認爲,2020年中信證券充分計提減值,體現出謹慎發展的意願。

從已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雖然放緩至21.82%,但預計公司歸母淨利潤仍接近150億元,仍穩居券商第一名。

股權質押風險依舊不容小覷

2020年,由股權質押業務導致計提減值大幅攀升的券商不在少數,股權質押等信用中介業務已然成爲券業目前最大的風險點。

其中,就有不少券商披露了股權質押業務具體的踩雷項目。

國元證券即表示,公司2020年計提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減值準備就達到3.48億元,主要原因爲,其待購回的標的證券“珈偉新能”“ST 中孚”“深大通”“退市華業”和“艾格拉斯”股價持續下跌,且低於100%維持擔保比例。

另外,公司還對“華業資本”和“黃河旋風”股票質押項目進行了計提違約資產減值準備。

西部證券則踩雷“信威集團”“中南文化”“金一文化”以及赫赫有名的“樂視網”。這些項目導致公司2020年計提減值準備增加了1.63億元。

此外,西部證券還公告了金融資產爆雷的具體情況。該公司自二級市場買入持有的金融資產“17印紀娛樂CP001” “16三胞B”“17崑崙01”,因發行人到期未支付本息,發生實質性違約。爲此,西部證券合計計提減值準備了4432.94萬元。

除此之外,其他上市券商也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作了大額減值,如中信建投計提9.89億元,國海證券計提3.92億元、方正證券計提2.7億元、長江證券計提2.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財通證券2020年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則爲-4430.89萬元。對此,公司表示系前期項目收回導致,這也讓財通證券成爲目前唯一一家計提買入返售資產爲負的券商。

不過,財通證券在2020年卻大額計提了融出資金減值準備,計提規模達到4.49億元。主要原因爲公司融出資金規模大幅增加,部分融出資金業務發生大額計提減值風險。

“2018年以來,隨着股權質押風險的逐漸暴露,整體質押規模都在逐步下降,券商對此也更爲審慎,風控更爲嚴格,總體而言風險在下降。而除踩雷股權質押業務外,以兩融業務爲主的信用業務擴張也讓券商加大計提。”有國內中小券商非銀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券商從嚴計提壞賬轉板,也有助於重資產業務穩健發展。

(作者:滿樂 編輯:朱益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