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有一位名叫芈启的人物。他虽因平叛嫪毐之乱有功担任秦相,但没能像吕不韦、李斯两任秦相被后世所知,但他的一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

芈启在历史上叫作熊启,从姓氏上看,他是楚国后裔。他的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父亲是楚考烈王熊完。那段时期,秦楚联姻是十分常见的,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芈八子就来自于楚国,秦始皇的祖母华阳太后也是楚人,因此芈姓一族在秦国朝堂上也是十分有势力。

楚考烈王熊完在年轻的时候质于秦,娶了秦昭襄王之女生下了熊启。后来熊完归国即位为楚王,但是他的儿子熊启则留在了秦国。因此,熊启从小在秦国长大,用现在的话叫“秦国楚裔”。作为楚国公子的熊启在秦国并不孤单,在秦国芈姓一族的帮助下,他慢慢得到成长,入朝为官,被封为昌平君。嫪毐之乱后,时任相邦吕不韦受到牵连被罢相,熊启因平叛有功,被嬴政封为相邦。此时的熊启可谓大权在握,走向了人生巅峰。

话说平定嫪毐之乱后,此时已经亲政的嬴政开始实施扫灭六国的宏伟计划。后来,秦始皇派李信率兵20万伐楚,夺取了一个名叫“郢陈”的地方。为了安抚此地的楚民,秦始皇把任务交给了同为楚人的熊启,希望他能用楚国公子的身份抚慰此地楚民的心。

可就在这时,熊启在郢陈叛乱了,使得李信腹背受敌,伐楚失败。至于,身为秦相的熊启叛乱的原因,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但从楚王负刍被俘后,熊启被楚将项燕立为楚王可以看出,他的叛秦肯定是受到了项燕的引诱。但那时秦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为何熊启还要放弃秦相的身份,去当一个迟早会被杀的楚王呢?

这就要谈到熊启的身份,他不仅是秦相,更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楚国是熊启的故国,身为秦相的他肯定是希望秦楚能和睦相处,而不是一国灭掉另一国。秦始皇灭楚的军事行动,唤醒了熊启对楚国的身份认同,使他认为拯救楚国是自己的使命,即使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就这样,熊启被项燕立为末代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抵抗秦国,最后兵败被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