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板塊早已是“乾柴”,快手IPO只是點了把“火”

資金爆炒,把最怕“熱”的數據中心行業放到了火上“烹”。作爲快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首都在線上週迎來兩個漲停。

除了快手IPO的刺激,數據中心行業基本面是否迎來變化?

今年1月,首都在線發佈公告稱,擬定增不超過10.32億元,用於一體化雲服務平臺升級項目、彈性裸金屬平臺建設項目等。

同期,光環新網宣佈擬定增不超過50億元,用於投資建設北京房山綠色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上海嘉定綠色雲計算基地二期項目、向智達雲創(三河)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取得65%股權並投資建設燕郊綠色雲計算基地三四期項目、長沙綠色雲計算基地一期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解決新建項目資金來源。

奧飛數據全資子公司廣州奧融擬投資17.50億元建設“奧飛數據數字智慧產業園項目”。公司已完成項目土地使用權的購置,且一期7000個機櫃對應的能評備案已獲審批通過。

數據港擬投資3.60億元建設@HUB 2020-7數據中心項目。

融資+擴產,IDC公司拼命加速跑。記者注意到,這些頻頻加碼IDC建設的公司,背後多有巨頭大單兜底。

以奧飛數據爲例,繼2020年與阿里就華南地區數據中心資源的鎖定簽署合作備忘錄後,2021年1月,公司又與阿里雲簽訂具體協議內容。雙方約定,該合同在5年到期後,若無異議,可自動續展至8年。

科華數據(原科華恆盛)去年7月與騰訊雲簽訂《騰訊定製化數據中心合作協議》,約定在騰訊雲在全國的自有園區數據中心建設中,部分地區由科華恆盛建設並交付機房,提供十年IDC機房服務。服務期內預估總金額約爲11.7億元。日前,公司公告中標騰訊2020年MDC(微模塊)集中採購項目,約500套MDC,預計總金額爲2億元至2.2億元。

與此同時,行業的監管政策也在變化。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的雙重作用下,數據中心相關公司均在大幅擴張產能,但一線城市的資源日趨稀缺、對能耗指標進行從嚴管理也成爲大勢所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2020年7月,工信部等六部門發佈關於組織開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2020年)推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應在生產製造、電信、互聯網、公共機構、能源、金融、電子商務等數據中心重點應用領域,選擇一批能效水平高、技術先進、管理完善、代表性強的數據中心進行推薦。

2020年12月,發改委、網信辦、工信部、能源局四部委共同發佈《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上圖截自《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如今,哪些數據中心公司在一線城市擁有核心資源?

光環新網: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擁有40萬平米自建數據中心,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IDC業務佈局已初步完成。未來公司的發展重點仍集中在一線城市及周邊。目前公司已投放機櫃上架率接近80%,各在建項目有序推進,預計房山二期項目、嘉定二期項目和燕郊三四期項目在2021年可以開始投產。房山、嘉定、燕郊等項目均已與部分客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奧飛數據:現已形成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南寧爲核心節點的國內骨幹網絡,並逐步建立以香港爲核心節點的國際網絡。公司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幅達到50.11%至53.48%。報告期內的主要利潤增長來自於自建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2019年、2020年交付的自建數據中心業務逐步釋放,上架速度較快,利潤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同步增長。此外,奧飛數據全資子公司廣州奧融擬在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投資可供給不低於10000個機櫃服務能力的數據中心,可以進一步加強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資源供應。

數據港: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2億元,同比增長17.05%;淨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18.07%。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平均 PUE達到1.4,新增具備運營條件的自建數據中心 6 個,新增 IT 負載合計約 80.8 兆瓦(MW);累計在運營數據中心 23 個,IT 負載合計約 221.8 兆瓦(MW),折算成 5 千瓦(kW)標準機櫃約44360 個。2020 年上半年,公司投資建設多個數據中心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約 29.3 億元。

科華數據(原科華恆盛):於北京、上海、廣州及周邊城市已建設7大數據中心,在全國10多個城市運營20多個數據中心,擁有機櫃數量約2.8萬架,數據中心總建築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形成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四大數據中心集羣,目前公司7大自建數據中心保持平穩的上架進度,已建成數據中心整體上架率已達到65%以上。同時,公司是數據中心領域擁有硬件設備生產能力的企業,其數據中心用高壓直流電源系統、智能模塊化數據中心入選《2020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目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