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17岁的花季女孩,却每天与直拳、摆拳为伴。训练场上,汗水和着血水时常顺着她的脸颊流淌......她说自己选择的散打路,再苦都不会退缩。靠着坚强的毅力,她曾三次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她就是鄄城县郑营镇杨胡同村的袁梦

4岁习武,热爱成为了她的动力

袁梦所在的杨胡同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武术村。袁梦的父亲袁建军自幼习武,后来与同村人创办杨胡同武馆,36年来,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武术人才。受父亲的影响,袁梦自4岁起就开始习武。

因为父亲是武术教练,所以他对袁梦要求非常高。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天一亮,他就叫袁梦起床,跟着武馆的学员一起围着村庄跑步。

"父亲会规定我们跑几圈,即使我年纪小没别人跑的快,也要完成他规定的圈数。"袁梦说。也许是因为热爱,袁梦小小的年纪,对习武似乎有着天赋,父亲教过的一招一式,她很快就能掌握。

在袁梦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菏泽市体育运动学校到村里的武馆选拔优秀学员,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袁梦被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老师看中。从此,她离开父母,到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更为严格的训练。

袁梦主攻散打,因为要每天训练与对手过招,所以,她身上的伤从未断过。袁梦告诉记者,有一次在训练中,她被对手打到了鼻子,顿时鲜血直流,她只是稍作休息,调整好状态后,又站在了擂台上。

"这些从来不敢给母亲讲,怕她伤心,更怕她不让我学散打了。"袁梦说。

不怕伤痛,参加20余场正式比赛

一直以来,袁梦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受苦。她认为一个女孩子,学点功夫,能防身、强身健体就够了,没必要那么拼,整天打来打去的。每次袁梦放假回家,母亲都会首先掀开她的衣袖检查,看到女儿伤痕累累的手臂,她都会默默地流下眼泪。看到母亲哭了,袁梦就会故作轻松地安慰母亲:"你只是看到了我的伤,其实,我的同学们和我都是一样的。"

这时父亲就会对袁梦说:"在训练场上,你打不过别人,自己就得挨打,要想少挨打,平时就得刻苦训练,练下真功夫。"

其实看到女儿身上的伤,父亲也很心疼。但是,身为武术教练,他深知习武的苦,所以,在女儿面前,他总是表现的很淡然,也从来不去安慰女儿。

"我懂得父亲的心思,他不只是对我严厉,对所有的学员都很严厉,他多年习武,他知道习武之人必须能吃得下苦。"袁梦说。

在父亲的教诲下,袁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孩子。在打比赛时,袁梦的体重不能超过56公斤,如果超重,她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为了减重,袁梦每天只允许自己吃一个苹果。她要一边忍受着饥饿,一边加大训练强度。每天穿着"降重服"跑步,几圈下来,"降重服"内全是汗水。短短几天的时间,袁梦就能减掉10多斤的重量。

近年来,袁梦共参加过20多场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她两年内曾"打"出三个冠军。其中,在2020年山东省武术散打甲组锦标赛中荣获冠军,同时获得了"二级运动员"的称号。

如今,袁梦已经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了,文化科成绩也很优秀。袁梦说,她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到省武术队,将来走向更高的"擂台",为家乡争光。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

编辑 |吉吉

【来源:牡丹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