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廣汽新能源車的一則消息,直接在汽車界炸開了鍋。廣汽埃安在官方微博發佈公告稱,今年將會實現“8分鐘充滿80%”、“NEDC續航1000公里”等指標。這意味着,不用等明年,1000KM續航車型就可以“上市”。

1000公里長續航里程成爲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熱議的焦點。從北京到上海,一人一車,一路不充電,這真的不是夢嗎?畢竟,續航1000公里,還能實現8分鐘充滿80%,這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都是非常領先的技術。

此前,蔚來汽車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轎車ET7及剛剛亮相的智己汽車,也高調宣稱其搭載的電池最高支持近1000km的續航。新能源車企“扎堆”在續航里程上發力,但其安全性和配套的設施建設是否能匹配上是各車企不可忽視的問題。

不過,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近日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爲近期火熱的1000公里續航言論潑了一盆冷水,他表示幾分鐘充滿電,安全且成本低的1000公里續航車型是不可能的。

“對於大多數電池而言,快充會迅速消耗電池的循環壽命,同時帶來安全風險,在低溫或者高溫條件下會更加嚴重。8分鐘充80%的電量,充電功率必須是非常高的,如此一來,電路的各個組件,包括外界的充電樁和車上充電系統,都會難以承載這樣的巨大功率。迄今爲止,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產品能解決這個問題。”有業內人士也提出了相關質疑。

事實上,續航里程一直是新能源車被關注的一個焦點。有調查顯示,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時的主要顧慮還是電池續航里程短、電池更換成本高、充電不方便等問題。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電車的里程焦慮問題還是要從補能方面着手,提高續航只是一種緩解焦慮的手段。當下電車續航已經邁進600公里時代,非常接近絕大多數燃油車的水平,在此基礎上車企與其無休止地搞“續航競賽”,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讓用戶快速高效地充上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