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位于美洲南部的阿根廷是许多野生猫科动物的家园,如美洲虎、美洲狮、细腰猫、安第斯虎猫(山原猫)、乔氏虎猫、潘帕斯猫等。同时,阿根廷也是南美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盛产牛、猪、绵羊、山羊以及各种家禽。

畜牧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的减少,许多野生猫科动物会抓住机会捕食家禽家畜。在阿根廷,牧民出于报复目的将野生猫科动物杀死的情况,十分常见。

图:漂亮的安第斯虎猫

为了杀死“肇事”的猫科动物,牧民会用猎枪射杀、用捕兽夹捕捉,甚至设下毒饵。无论是体型较大的美洲虎,还是体型较小的安第斯虎猫,都难以逃脱死于报复性猎杀的厄运。在栖息地被破坏、野生猎物数量不足的背景下,报复性猎杀加剧了各种野生猫科动物在阿根廷灭绝的风险。

图:细腰猫

比如,如今在整个阿根廷境内,安第斯虎猫的数量或许只有几百只,而美洲虎的数量只剩下200只左右。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减少阿根廷人与野生猫科动物冲突呢?

图:阿根廷一户人家中的美洲豹皮毛

几年前,为了更好地保护家畜,同时让更多的野生猫科动物免于报复性猎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阿根廷区开展了一项“牲畜护卫犬”项目。近日,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卫犬被交付给阿根廷的一些牧民。

图:出生没多久的护卫犬

这些护卫犬是安纳托利亚牧羊犬和比利牛斯牧羊犬的杂交犬种,个头相对较大。它们可以与牧民亲密合作,守护着牲畜群(尤其是山羊和绵羊),防止牲畜被野生猫科动物袭击。这样一来,一旦没有家畜落入野生猫科动物之口,牧民就不会对后者采取报复行动。也就是说,护卫犬会充当人与野生猫科动物之间“和事佬”的角色。

图:正在训练的护卫犬

目前,由于护卫犬的数量有限,只有部分提出申请的牧民得到了牧羊犬,但是牧民对牧羊犬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这就要求人们要繁殖更多的护卫犬,并且进行训练。

一位参与该项目的牧民表示,即使他们之前一直在杀死野生食肉动物,但从未有效地减少牲畜损失,护卫犬的到来让它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希望和狗狗一起守护好牲畜,并与野生猫科动物友好共存。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利用牧羊犬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有助于栖息地的恢复。由于牧羊犬能够有效降低牲畜被食肉动物捕食的概率,因此牧民可以减少畜群规模。这就意味着牲畜对植被的消耗会减少,从而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

总而言之,在“牲畜护卫犬”项目中,狗狗既保护了牧民的财产,又参与了野生猫科动物的保护,还间接地保护了栖息地,这无疑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值得其他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严重的地区参考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