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大結局,三皮放手,蔡素芬重新回到了順子身邊。這樣的結局固然皆大歡喜,但也未免有些牽強。糾纏了那麼久的三皮,怎麼會突然就想明白,主動退出了?

以蔡素芬的“招禍體質”,難保不會有下一個三皮出現,如果在順子和蔡素芬後續的生活裏,“三皮”事件再次上演,該怎樣解決?難道蔡素芬再次犧牲自己和順子的感情,以再次出走的方式去逃避麼?

三皮的退出,也只是解了順子和蔡素芬之間一時的困境,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想要徹底解決問題,就要從問題的根源入手。

而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蔡素芬太招禍。

蔡素芬有兩段婚姻,她的前任丈夫,就是因爲別的男人縷縷糾纏她,纔在氣怒之下殺了人,害得自己也送了命。

蔡素芬因爲這件事,受不了流言非議,才放棄了老家中學老師的工作,逃到西安,遇見順子,並領了證開始了第二段婚姻生活。

順子人好,對蔡素芬也好,蔡素芬努力想要忘記過去,好好和順子過日子,沒想到身後卻跟了個“尾巴”三皮。

三皮像幽靈一樣跟在蔡素芬的身邊,尋找一切能和蔡素芬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每次看見三皮眼睛裏帶着深不見底的慾望,不聲不響地在蔡素芬背後出現,都忍不住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也就是順子老實寬厚,以三皮對蔡素芬的糾纏程度,放在一般的男人身上,都是容不得也受不了的,保不準又是一場禍事。

爲什麼蔡素芬的兩段婚姻,都遇上“三皮式”的男人呢?她的“招禍體質”真的僅僅因爲長得好看麼?

顯然不是。

蔡素芬的確長的好看,但給她“招禍”的卻不僅僅是長得好看,還另有原因。

第一、性格太軟弱,沒主見

第一次婚姻時,糾纏蔡素芬的男人是她丈夫的上司,蔡素芬既不敢得罪那個男人,怕丈夫在人家手底下受氣,又不肯對自己的丈夫說出事情的真相,瞻前顧後,一拖再拖,一忍再忍,以至於最後釀成了大錯。

如果她性格剛硬些,那個男人或許不敢那麼明目張膽地纏上她這個有夫之婦,再不然她要是有點主見,堅持讓丈夫另謀職業,以她男人愛她的程度,也未必不聽。

可她卻怕這怕那,溫吞無能,怎麼能不出事。

女人性格溫柔是優點,但不能軟弱,太軟弱了就容易被欺負,尤其在感情方面容易喫虧。

第二、拒絕態度不明朗

蔡素芬的兩段感情都因被丈夫以外的男人喜歡,生活被攪和不得安寧,而她自己卻每次都處於被動狀態,很大的原因,是因爲她拒絕的態度不夠明朗。

就拿三皮來說,蔡素芬除了躲避,似乎沒做過什麼實質上拒絕他的事情。

一次被三皮親了臉,她不聲不響地嚥下了,另一次在劇場被三皮抱住,她只是無聲掙扎,後來也沒見她對三皮的舉動有過一句怨責。

如果她疾言厲色地向三皮表示拒絕,態度強硬地警示他的越矩,說不定三皮早就知難而退了。

態度往往能決定一件事情的走向,有些事既然躲不掉,那就態度明朗地去面對,去解決。尤其是感情的事,模棱兩可的態度最不可取。

第三、沒有分寸的善良

三皮的得寸進尺,都是因爲順子和蔡素芬毫無分寸的善良。

順子收留他進裝臺隊,蔡素芬明知他對自己的心思,還處處照應他,三皮耍脾氣說不想幹了,蔡素芬不但自己勸他留下,還想讓順子勸他留下。

三皮傷了,她親自去送雞湯,託管班的時候,又給他拿雞蛋,還囑咐他怎麼喫,就是蔡素芬這一次次沒有原則沒有分寸的善良,給三皮造成了錯覺,也給了他鼓勵,讓他覺得自己有機會,也有希望能得到蔡素芬,才一次比一次膽大地糾纏不休。

善良要分什麼事,要看對什麼人,平常男女之間都該保持一定的邊界感,何況是對你有想法的人。毫無原則的善良,不分是非對錯地對一個有所企圖的人好,只會害了自己。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三皮和蔡素芬一樣的人,想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庭和感情不被外人侵犯和傷害,不讓蔡素芬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演,就要學會正確處理感情中遇到的事,遇事要有自己明確的態度,可以脾氣好,但不能沒脾氣到軟弱可欺,善良是好事,但善良也要分清楚對象,更要適當帶點鋒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