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近年來,量化私募迅速崛起,成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據統計,截至1月29日,量化私募整體管理規模突破5000億元,百億級量化私募已多達10家。

不過,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機構投資者佔比的加速提升,量化私募也迎來了一系列挑戰。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高頻量化私募迅速崛起,超額收益的競爭進入較爲激烈的階段,而且A股市場的交易行爲產生了較大變化,因此,未來量化私募會在新的賽道展開比拼,後續基本面因子貢獻的收益將佔據主要部分。

風起:量化規模超5000億元

量化私募在我國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2010年4月6日,我國第一個股指期貨合約標的——滬深300股指期貨正式上市,國內的量化對沖策略纔開始嶄露頭角,大多數量化私募賺市場風格暴露的錢,因此2014年至2015年就誕生了第一批百億級量化私募。”滬上一老牌量化私募人士回憶道。

不過,彩雲易散。隨着小盤股行情的退潮,大小盤對沖策略逐漸失效,第一批“躺着賺錢”的量化私募就此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主打中高頻量化策略的私募脫穎而出。

令人欣喜的是,完成了初步策略迭代的量化私募,在2020年迎來了第二次發展浪潮。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明汯投資、寧波幻方量化、靈均投資及鳴石投資等10家量化私募均進入百億級私募梯隊,相比於2020年初數量翻倍。而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29日,量化私募管理規模已經突破5000億元。

招商證券私募基金指數編委會表示,A股市場的交易量已經接近美股,但量化私募的規模相差甚遠,這一總體格局是支持中國量化市場大發展的主要論據。

一位股票多頭私募市場人士也透露,量化私募早已開始大力佈局銀行渠道,其中性策略基金正逐步成爲固收產品替代品。“渠道的迅速打通將使得量化私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的信息顯示,截至1月28日,今年以來寧波幻方量化、靈均投資備案私募產品數量分別達59只和46只,排名第一和第二位。

雲湧:在新賽道開啓新競爭

量化私募正迎來史上最大的增長浪潮,挑戰也隨之而來。

“這兩年高頻量化私募迅速崛起,超額收益的競爭進入一個相對激烈的環境。而且,隨着機構投資者佔比的提升,A股市場的交易行爲較以往發生了較大變化,超額收益的獲取越來越難,疊加高頻策略的容量瓶頸,各家管理人只能及時更新模型,來適應最新的市場環境,從中突圍。”無量資本副總經理李德安直言。

在此背景下,多位量化私募人士透露,基本面量化策略的性價比正逐步提升,行業的轉型態勢也愈發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9月,國金證券分析師樓楓燁跳槽至幻方量化,參與組建幻方量化的基本面部門,職位是基金經理/研究總監。獵聘官網網站也顯示,幻方量化、深圳前海無量資本及上海紅牆泰和基金等量化私募目前還在招聘基本面方向的量化策略研究員。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分析稱,量化私募愈發關注基本面因子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基本面因子從去年12月至今,業績表現非常好,並且顯著高於技術面因子。二是A股市場從去年7月份以來,抱團股行情愈發極致,在風險因子上暴露中小盤、成長風格的量化阿爾法策略表現不盡如人意,大多數機構開始嘗試增加基本面因子的暴露。三是基本面因子的性價比逐步提升,頭部量化私募均在基本面研究上加速佈局。

破局:

在策略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上做文章

新的賽道已然開啓,量化私募又該如何奪得先機?

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表示,基本面量化需要擁有自己的數據體系、財務數據和另類數據,並及時採購和清洗數據,由具備基本面研究能力的團隊構造模型,對於此前更專注於量價模型的私募來說,切入的成本和難度均比較高。

在此背景下,厚石天成投資總經理侯延軍直言,基本面量化見效週期長,成本投入也非常高,因此行業的頭部效應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小私募需要在策略的靈活性、稀缺性上做好文章,比如靈活換手、參與衍生品交易等。

念空科技總經理王麗也表示,基本面量化面臨更大的擬合風險,因此高階的機器學習很難發揮優勢,量化私募需要補充有財務、研究方面背景的研究員,需意識到,在基本面量化領域建立護城河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而對於此前深耕基本面量化的私募來說,競爭者的迅速湧入並不構成威脅。

喜嶽投資創始人周欣直言,基本面量化投資的核心在於“強有力的主觀邏輯+系統客觀的執行”。儘管這一賽道正吸引更多機構加入,但喜嶽投資需要做的仍然是,利用股票基本面、分析師評價、投資者情緒的系統性選股策略,去捕捉價值有上升空間的標的,並不斷提高模型的有效性,“這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要有匠心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