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戰機於1998年開始研發,2007年開始交付巴基斯坦空軍,這款物美價廉的單發輕型戰機有廣闊的出口前景,許多裝備米格-21、F-5輕型戰機的國家都有意採購,然而在2011年11月14日,巴基斯坦空軍第16中隊的一架梟龍戰機在阿托克城鎮附近的山谷墜毀,墜毀原因是梟龍戰機在飛行過程中左側機翼在油箱掛架處發生斷裂,飛機解體失控。這次墜毀事故恰好發生在尼日利亞、緬甸考察梟龍戰機期間,機翼斷裂的事故讓客戶打了退堂鼓,一度考慮取消訂單。

然而這次事故卻令總設計師楊偉感到非常蹊蹺,梟龍戰機在服役前一共製造了6架原型機,進行了嚴格的飛行測試與機翼靜力載荷試驗,只要飛行員沒有以超過設計要求的過載進行機動,機翼根本不可能發生斷裂。事後根據飛行記錄與黑匣子中收集到的信息顯示,這架梟龍戰機以重載起飛,起飛後不久飛行員就關閉了“過載限制系統”,然後進行了大過載機動,最終導致左側機翼發生斷裂。

“過載限制系統”在現代化戰機上很常見,蘇-27、F-16都擁有類似的系統,比如F-16戰機的操作手冊就規定,機翼外側2號、8號掛點的過載限制爲5.5G,這兩個掛點掛載導彈的情況下,飛行員必須打開“過載限制系統”,防止F-16進行5.5G以上的機動,否則有可能導致機翼斷裂。雖然有了事故調查結果,但是依然無法讓客戶打消疑慮,因此楊偉決定當衆進行梟龍戰機的機翼靜力測試,以實際結果讓客戶放心。

2012年5月28日,梟龍戰機的機翼開始進行靜力試驗,總設計師楊偉親自坐鎮指揮,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等國的專家也見證了整場試驗。試驗開始後,機翼先進行了多次40%載荷測試,模擬戰機多次使用後的狀態,然後開始分別進行100%、150%、200%的載荷加載,結果機翼結構未發生破壞,與設計值完全相符,證明了梟龍戰機的機翼結構非常可靠,機翼發生斷裂並不是設計問題,而是巴基斯坦的飛行員操作失誤導致的。

這次試驗給了客戶一個滿意的答覆,成功挽回了梟龍戰機的訂單,之後梟龍戰機不僅大量裝備巴基斯坦空軍,還先後出口到緬甸、尼日利亞,阿塞拜疆、烏克蘭、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意採購。此後巴基斯坦空軍也要求飛行員嚴格按照要求使用“過載限制系統”,梟龍戰機再也沒有發生類似事故。

之後的梟龍戰機還陸續發展出梟龍Block2、雙座的梟龍B、梟龍Block3,僅巴基斯坦空軍就裝備了100多架梟龍戰機,正是總設計楊偉親自出面,才最終化險爲夷,確保了梟龍戰機的口碑不受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