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宇森監製《三國志-戰略版》品牌片《川流》的消息傳出來,估計大多數人並不看好,畢竟之前《太平輪》和《追捕》都接連砸鍋,給人一種廉頗矣的感覺,可是隨着預告片和物料放出來,很多影迷又重拾回信心了,肉捕、火燒,大人物博弈,小人物玩命,有點當年暴力美學內味了。

一、先來了解一下吳宇森和他的團隊

吳宇森

吳宇森的骨子裏一定是個三國控,就好像劉鎮偉是個西遊迷,王家衛是個張愛玲迷一樣,每早在三十年前,他就在《辣手神探》裏面生讓周潤發單槍匹馬,抱着嬰兒大戰一場,致敬了長坂坡救阿斗的趙子龍,後來又有了《赤壁》,是衆星雲集,大當時也是盛況空前的影壇大事件。

多年以後再拍三國,而且又是赤壁大戰,又是風起火燒,輕車熟路,再加上輕裝上陣,不管故事能拍成什麼樣,起碼繼承自恩師張徹的盤腸大戰、鐵漢開掛那一套武功又可以重現人間了。

桑林

吳宇森啓用了一部分《赤壁》原班人馬,包括製片人魯巖、武術指導桑林,都是合作多年的創作夥伴,桑林這幾年鋒芒外露,《繡春刀》系列做武指,製造了很多奇形怪狀的兵刃和凌厲兇猛的動作,第二部還拿了金馬最佳動作設計,從預告片可以看出一點,這一次他也爲《川流》帶來了一些新的設計,預告片裏一閃而過的水下交鋒,艙內對戰,都還可以期待。

張大鵬

新銳導演張大鵬算是給吳家班帶來了新鮮血液,張大鵬之前執導的《啥是佩奇》曾一鳴驚人,體現了對網絡文化和創新元素的熟稔,他擅長在質樸的影像裏面鑲嵌入潮流的內核,這一次有他助陣,用新派的思維來調動吳宇森的江湖格局,估計能給《川流》帶來點接地氣的東西。

二、再來看看《川流》是部怎樣的戲

《川流》是部江湖戲。江湖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定義是不受官方規定約束的地方,三教九流的自由散漫各得其樂的地方,按港片裏呈現的江湖,則是一個脫離於體系之外,不受廟堂控制,以個人的意願來決定賞善罰惡的世界,說白了就是快意恩仇,以牙還牙,比如說《英雄本色》裏面,李子雄出賣大哥,周潤發如果選擇去報警,這就是警匪片,周潤發自己去報仇,這就是江湖片。

《川流》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着江湖片的基因,大人物還是那些大人物,但是江川、江流這對小人物兄弟在危機時,首先考慮的兄弟情,所以說,你以可以把它當作三國版的“喋血”兩人最後放手拼一把,所以說這是一部三國版的江湖戲。

《川流》也是一部男人戲,三國裏面也有女士,比如說小喬和大喬,孫尚香,吳宇森在《赤壁》裏面也表現過這些兒女情長的內容,但是《川流》是面除了軍醫的女兒,其他角色都是純男人,所以可以理解,影片這是要上演男人之間的血勇之戰了,喜怒無常的梟雄,願打願挨的老將,巧舌如簧卻冷汗洗背的謀士,更重要的主人公是一對被捲入這場慘烈戰役的水軍兄弟,他們置身於千軍萬馬的亂戰之中,腦子裏肯定沒有什麼高大上,而是隻考慮怎麼把命保住,我猜,這兄弟倆,一個性格冷靜,一個性格衝動,就像《英雄本色》和《縱橫四海》所表現的那些兄弟一樣,會有不同的行爲習慣和戰鬥風格。

三、吳氏的暴力美學能與時俱進嗎?

格局:三國題材本身就給《川流》賦予了歷史、軍事和人性的厚度,富含東方式的策略和智慧,這是其它古裝片所不具備的。試想當時地表最強的兩大軍事集團臨江而戰,運用天氣作爲武器,調動風力爲己所用,打擊敵人,這是人類謀略的頂峯,放到現在看都有點科幻。

視聽:影片在視覺層面充分比較寫實,不同有些同題材古裝片,讓士兵穿戴整整齊齊像走秀似的,《川流》比較注重寫實,一眼望去是滿目的傷兵和血污,火光凌亂的城區和疫症蔓延的軍營,還有戰船內狹長逼仄的環境,都屬於比較真實的戰爭狀態。影片還集合了冷兵器戰爭的多種打法,陸戰、水戰、間諜戰,騎兵、水兵,弓箭兵和衝鋒兵,保證了視覺的豐富性。

人物:在人物結構上,影片設計有新意,以往的三國題材,登場的都是大家耳(了)熟(無)能(新)詳(意)的人物,身份、性格、事蹟都很熟悉,太熟悉的同時也就失去了懸念,這一次《川流》不一樣,通過兩個小人物的逆流而上,從不一樣的角度展現了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性,對野心勃勃的大人物完成了背刺。

遊戲感:《川流》是遊戲的品牌片,難免會帶點遊戲精神,吳宇森在訪談時說過:“遊戲和電影有同一個主題,就是人文精神,從真實的事件中發掘出人性的魅力,每一個人在歷史中做出自己的選擇,改變着歷史,玩家在遊戲裏扮演自己的角色,演員在電影裏扮演自己的角色,兩者都是在參與真實的歷史故事。”

四:“三國”破圈?希望能

許多年來,古裝歷史戰爭題材一向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厚重好枯燥,很難獲得年輕人的首肯,但是遊戲不同,現在年輕人對《三國殺》《三國志》之類的遊戲還是挺感興趣的。

所以這一次,當電影遇上游戲,吳宇森遇上《川流》,有可能會新舊碰撞,玩出破圈的效果,至於能不能成功,等影片出來之後請大家來判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