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快,馬上就到2021年小年了,而在這一天,很多地方會掃塵、祭竈、喫餃子等,也有的會貼窗花、貼春聯等,那2021年小年的風俗有哪些?喫什麼好?

一、2021年小年的風俗有哪些?

風俗一、掃年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爲小年,稱“撣塵”。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爲小年,稱“掃房”。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爲不讓竈王爺把土帶走。當時它是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風俗二、祭竈

祭竈即祭送竈神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竈節。據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竈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風俗三、貼窗花

小年意味着大家要開始準備年貨,收拾好乾乾淨淨過新年了。買好或剪好窗花,用紅色的紙象徵着喜氣洋洋。

風俗四、貼春聯

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在門口貼春聯了。春聯的內容大多爲新年祈福的話語,討個好意頭。

二、小年喫什麼好?

1.餃子

餃子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食物,在小年這種傳統節日中很多人自然是會要喫餃子,特別是北方地區,並且小年喫餃子還意爲給竈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2.麻糖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竈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也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3.火燒

有些地方過小年會有喫火燒的傳統,特別是在我國的河南,火燒和酥餅是差不多的,火燒扛餓,也是古代飲食習慣流傳下來的,是一種十分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4.年糕

在我國南方地區,到過小年是就有喫年糕的習俗,這也象徵着新年吉祥,年年高升。

5.湯圓

部分地區過小年是會有喫湯圓的習慣,象徵着“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而且據說湯圓是用來糊竈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6.關東糖

關東糖和麻糖是一類的食物,古代時候糖並不是常見的,只能春節時能喫。關東糖又稱竈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纔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它是祭竈神用的。

7.米餅

米餅小年時許多地方會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爲主要材料,加花生、芝麻、白糖等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製作而成的,喫起來別有風味。

總的來說,到了2021年小年這一天,人們會有掃塵、祭竈等風俗,也會喫餃子、年糕、米餅等食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