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豬肉,很多人都會不禁感嘆到:“這兩年的豬肉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豬老二躍躍欲試,身價不斷猛增。”豬肉是我們國人餐桌中最常見的美食,但是很多人都紛紛吐槽覺得這兩年的豬肉貴的有所離譜,其實大家有所不知,中國豬肉的價格一路高升,跟瘟疫橫行,以及中國本土豬即將瀕臨滅絕有直接關係。

中國國人餐桌上的“豬肉”到底是哪來的?

在中國餐飲文化中,豬肉佔有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高檔豪華的頂級餐廳,還是街邊的大排檔,任何一種菜譜都離不開“豬肉”,廚師會把豬肉做成多樣化美食,可謂豬肉“全身都是寶”。然而中國人如此喜愛豬肉,對豬老二“情深意切”,即便是這樣也沒有讓中國“本土豬”品種繁榮昌盛,反而我們所喫的豬肉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爲何會變成樣?“中國人餐桌上的豬肉到底是哪來的呢?”

1、大部分來源於進口“洋豬肉”

目前,中國豬肉超過八成來源於進口引種,變成了"國外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僵局!僅從1994年到2007年,這短短13年中,中國"土豬"的市場佔有率從此前的90%暴跌到2%,這個數據讓國人不寒而慄,如今我們餐桌上的豬肉美食大部分來源於進口,而土豬的物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狀態。換句話說,截止到目前,中國餐桌上的豬肉已經創下進口新高。在中國養殖業中,關於飼養豬的,絕大部分品種都是源於進口,可以說中國人在養了全世界一半豬的同時,也喫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消耗量達1.009億噸,中國消耗4486.6萬噸。從這個大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豬種已經進入到了"難堪"的境地,而且大部分進口的洋豬品種,基本都是三元豬。

2、什麼是三元豬?它和二元豬有什麼區別嗎?

在進口市場中,豬的培育品種主要以雜交豬爲主,雜交豬分爲有三元豬和二元豬初次聽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其實二元豬和三元豬是一種種系叫法,二元豬是一種很簡單的雜交豬,比如兩個品種的豬進行雜交,生出來的後代就是二元豬,在飼養方面,二元豬生長迅猛,需要的培育技術手段簡單,應用也比較廣泛。與二元豬相比,三元豬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雜交豬,它是在二元豬的基礎上,先將兩個品種豬進行雜交繁育生出來的一代雜交母豬再與二元豬中的公豬進行雜交,這個複雜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爲三元豬就是二元豬的後代。

不過與二元豬相比,在雜交效果方面,三元豬是佔有絕對的優勢,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三元豬有大白豬、長白公豬、杜洛克豬等。不管是中國國人餐桌上喫到的豬肉,還是飼養的豬的品種,基本都是進口的“洋豬”——三元豬的後代。可以說如今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和消耗的國家。最近兩年中,中國進口的種豬,創下了歷史新高。

圖爲大白豬

“種豬”是如何取代中國的土豬,佔領國人餐桌的呢?

1、改革開放後,國人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激增

在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是非常落後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又經歷了三年大饑荒,這段艱苦時期,老一輩人都靠着“喫樹皮、挖野菜”艱難度過的。從這以後,誰家若是能頓頓喫上豬肉,就說明這家人很富有,而在當時能夠喫上豬肉也成爲了富人的一種身份象徵。

在當時,中國本地的“土豬”基本都是以黑豬爲代表,生長週期慢,很多養殖戶都不願意飼養這種土豬,因爲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實在是太低。直到進入1990年後,中國實施了改革開放政策,國人的經濟水平提高後,對豬肉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爲了滿足這種剛需,我國開始不斷引進“種豬”爲代表的三元豬,其中有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白豬等雜交培育的品種。這種進口三元豬的最大優勢是它們的生長週期短、瘦肉率高可以更好地滿足中國人的豬肉需求量。

圖爲杜洛克豬

與此同時對於養殖戶來說,更願意飼養進口的“種豬”,比如種豬在飼養過程中喫得少、長得快、瘦肉率高、肉質口感鮮美、繁殖生產率高、不易生病,而中國本土的“土豬”在飼養過程中喫得多,飼料成本高、生產週期長,土豬的出欄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而進口種豬只需要半年,兩者之間飼養成本差距太大,所以很多養殖戶都更願意培育進口種豬,但其實中國的本土黑豬是真的好喫,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喫過。

圖爲中國本土黑豬

2、中國豬價進入“牛市”,全世界養豬的國家都盯上了中國

如今中國人喫的豬肉越來越多,但與豬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中國豬肉供應緊張、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國內豬肉價格昂貴已經成爲事實,全世界養豬的國家都紛紛緊緊盯上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相關業內數據統計,在2018年中國進口凍豬肉是119.3萬噸,2019年進口凍豬肉的量達到了200萬噸。作爲全世界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產國巴西,因爲飼料低廉,它的豬肉的價格與世界各國相比具有顯著優勢,成爲我國最大的豬肉進口國!由於受到此前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豬肉進口率仍在繼續增長。此外,澳大利亞也在緊盯着中國豬肉進口市場,而且他們也一直期待自己能夠加入到豬肉出口的隊伍中來,俄羅斯也有望打開中國豬肉市場。

爲何種豬非要靠進口,國人自己培育不行嗎?

在未來的幾年中,不管是進口洋豬肉還是進口培育種豬繁殖,“進口豬”只會越來越多,而相比之下,中國原生態土豬就會越來越少。在中華幾千年歷史的國土中,“土豬”甚至出現瀕臨滅絕的情況,那麼有網友不禁會問道:“爲何種豬品種非要靠進口,我們中國人自己培育不行嗎?”

在物種進化論中,所有的物種都在遵循“物競天擇”的原則,豬也是如此,在培育豬的優良品種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更好的進化,就意味着會出現退化,在前面我們也跟大家提到中國本土的“土豬”最大弊端是生長週期慢,耗費飼料多,養一隻土豬的成本,能夠養兩隻“洋豬”,而且想改變“土豬”繁殖性能、生長性能、肉質性能等,對於國人來說是非常難,與其把精力浪費在如何研究培育精品豬中,不如直接購買進口“種豬”,自行繁育三元豬。

值得一提的是進口“種豬”也存在一定的劣勢,一般而言,從國外引進一隻“種豬”,在國內基本繁殖到第4代,它就會出現退化,比如容易生病,或者是不容易長大。這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中,出現了進口“種豬”——退化——再引種的情況。如今,中國從國外進口的“種豬”每年都要花幾個億,不僅價格貴,而且還讓其站在了整個豬產業的金字塔中。

過渡依靠進口引進“種豬”,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1、本土豬被逼走向滅絕的道路

我國養豬歷史文化悠久,考古學家根據最早在河南境內發現的豬骨骼,推算到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便有了養豬的習俗。此外,世界上現有最早的文字記載,我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即有關於養豬的文字。由此可證,這應是商、周時代養豬已知舍飼的證據。我國雖然是養豬大國,卻並不是養豬強國。過渡引進種豬,讓"進口種豬"完全佔有市場份額,那麼就會讓中國本土"土豬"徹底走向滅絕的道路,到了那個時候中國養豬農業大戶想擺脫"進口種豬"卡脖子的困境都很難,在“進口種豬”的瘋狂進攻下,不到三十年,中國土豬潰不成軍即將走向滅亡,甚至有4個品種的中國土豬已經消失,比如定縣豬、龍游烏豬和窄勒黑豬等。而在未來幾年中,中國的本土豬更會變得跟國寶"熊貓"一樣珍貴。

2、國人再也喫不到正兒八經“土豬”的美味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背後正是食材的多樣性和地方特色。驀然回首,我們才發現,北京烤鴨也不再曾經的北京鴨,四川的回鍋肉,不再是曾經的回鍋肉,那些引以爲傲的地方特種,卻正逐漸消失在時間長河中。中國土豬包括很多品種,比如黑土豬、金華豬、成華豬等,這些土豬都是中國最典型豬類品種的代表。其中最適合做回鍋肉的就是成華豬,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再品嚐到這種原始味道,只可惜成華豬目前已經瀕臨滅絕,相關數據表明,在2013年中,全國成華豬僅剩下100頭左右,而它們如今被圈養在成都的保護區內。

圖爲成華豬

中國土豬目前瀕臨滅絕,國人能夠做些什麼?

我們不能讓“進口種豬”卡住脖頸,雖然土豬生長週期慢,但對於我們來說可以進行改良培育,提高農民的經濟價值,避免中國土豬遭到淘汰滅絕的境地。比如採用“雜交”的方式,保持原有土豬的肌內脂肪水平,改善它的生長週期;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應該做到拒絕浪費,珍惜食物。曾經那些被我們浪費掉的豬肉,如今也要讓我們自食其果。避免浪費,我們纔有資格享受到更多的豬肉美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