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健康成爲春節的溫馨底色(人民時評)

疫情防控一頭連着安全大局,一頭連着萬家喜樂,既是政治任務,更是民心工作,要在精準,貴在有效

倡導就地過年必須注重結合實際,增強人性化關懷,在政策執行時既不能防線失守,也不能層層“加碼”

對中國人而言,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回家過年、一家團聚的日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現零星散發和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前期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區防控效果開始顯現,正在推進分區分級防控措施,全國疫情總體風險可控。平安健康是最好的祝福。統籌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和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才能讓人民羣衆安心過年、健康過年。

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首先應該是一個健康的春節。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做好人民羣衆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就地過年羣衆生活保障、做好就地過年羣衆管理服務、確保羣衆出行方便有序和貨運物流暢通、保障就地過年羣衆工資休假等合法權益等方面做出部署,要求針對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過年羣衆增加的新情況,抓緊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讓人民羣衆度過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節。對此,各地區各部門要時刻把人民羣衆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從講政治高度統籌做好春節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

當前,我國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附條件上市,各地陸續對部分重點人羣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同時也要看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春運大幕已經開啓,人員流動、聚集不可避免會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做好疫情防控事關重大、考驗艱鉅。正因爲這樣,疫情高風險地區羣衆均應就地過年,中風險地區羣衆原則上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倡導羣衆就地過年,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人員要帶頭就地過年。一段時間以來,北京市倡議市民羣衆在京過年;安徽淮南發佈公開信,鼓勵省外務工人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寧夏銀川發出提醒,建議市民合理安排行程……全國多地發出“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的倡議,旨在引導各單位和個人合理安排春節假期,減少流動和聚集,降低疫情傳播擴散風險。

疫情防控一頭連着安全大局,一頭連着萬家喜樂,既是政治任務,更是民心工作。如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節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講究方式方法,考驗工作智慧,也折射治理理念。寧波以加強服務等形式支持企業穩增促投,並通過開展暖心行動等支持企業留工優工;泉州市總工會爲留泉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準備“八大禮包”,還將提供免費郵寄年貨回老家的服務;國鐵集團推出免費退票措施……這些用心做法啓示我們,倡導就地過年必須注重結合實際,增強人性化關懷,在政策執行時既不能防線失守,也不能層層“加碼”。依法制定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政策,是爲了儘可能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絕不是要給春節團聚設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礙。多一些暖心舉措,有助於更大限度凝聚戰疫合力。

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在精準,貴在有效。正如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指出的,對於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個不”,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羣衆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和居家隔離措施,等等。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及時做好信息發佈,分區分級精準施策。與此同時,也要充分借鑑以往疫情防控期間保障服務民生的好做法好經驗,用心用情做好社會運轉、百姓生活的保障工作,讓人們過一個平安、暖心的春節。

2020年春節期間,各方面積極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宅在家、“雲拜年”成爲許多人的春節記憶。在2021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全社會共同努力,攜手答好防疫這道考題,一定能讓健康成爲春節的溫馨底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