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赤峯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新聞發佈會,就2020年以來我市優化司法環境組、行政服務環境組、社會誠信環境組工作情況進行新聞發佈。以下爲發佈實錄:

市優化司法環境組

按照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市委政法委對全市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進行了密集調度,周密部署,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營商法治環境持續改善。

一、前一階段工作開展情況

爲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法治環境,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委政法委於2020年7月聯合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出臺了《赤峯市政法部門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百項措施》,其中市委政法委3項,市法院33項,市檢察院32項,市公安局22項,市司法局10項。

市委政法委堅持周調度,隨時掌握全市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解決。7月份,組織人員對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形成調研報告。8月12日,組織召開了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動員會議,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領導分別作了動員講話和工作部署。12月2日、3日,組織召開了全市政法系統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對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12月中旬,市委政法委對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情況進行了督查,提出了整改意見和要求。

目前,市委政法委三項措施均已落實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項措施,12個旗縣區工業園區組建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站。由屬地旗縣區委政法委及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各派一名工作人員定期駐站工作,同時吸收園區辦、工信局、政務服務局、發改委、稅務局、招商局、屬地黨委政府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合黨委,爲園區提供執法、司法服務。全市共建立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工作站14個,運行以來辦理法律服務事項180餘件,方便了園區企業就近辦理法律事務,有效節約了法律服務成本。

第二項措施,在規模以上企業建立標準警務室和人民調解室。對企業警務室的外觀、內部設施、警用裝備等建設標準進行了統一和明確,確保每個警務室“有場所、有警力、有裝備”。目前,全市新建企業標準化警務室88個,使公安隊伍在企業內增加了輔警力量,企業內部發生治安或刑事案件後,警戒線、警燈、執法記錄儀等能夠第一時間到位,第一時間保護現場,第一時間固定證據。同時,全市共爲規模以上企業新建人民調解室54個,爲企業及其員工及時就近調處矛盾糾紛提供了便利。

第三項措施,爲外地投資規模企業法人辦理優化營商法治環境服務卡。市縣兩級分別篩選部分重點規模以上外地投資企業,爲其制發優化營商法治環境服務卡,服務卡註明企業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等信息,印有公安局長的投訴電話,政法委書記的監督電話。全市共發放優化營商法治環境服務卡129張,企業法人持此卡,可在依法辦案的前提下,儘可能在法檢公司各環節減化程序,提供便捷優質高效服務。

對政法部門的97項措施,市委政法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逐項推動落實,99%都能夠提供法律服務保障。

《優化營商司法環境重點任務清單》中明確由市委政法委牽頭落實的有4個方面8項重點任務。第一個方面,依法保障企業和企業家權益。重點是協調政法部門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涉企案件久報不立、久立不辦、久審不判的問題;二是司法辦案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問題;三是涉企案件追贓挽損難的問題。第二個方面,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重點是協調政法部門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行政執法機關有案不移、以罰代刑、有罪不究問題;二是隨意性執法、選擇性執法和傾向性執法問題;三是對涉民營企業案件該立不立、違規而立、違法運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以及刑訊逼供、違法查封扣押財物等問題。第三個方面,涉企法律訴訟積案清理。重點是化解企業涉法涉訴信訪積案存量。第四個方面是涉企法律服務提質增效。重點是解決涉企法律服務水平不高的問題。對於上述問題,已按要求整改並需長期堅持。對2021年1月8日自治區黨委第二巡視組專項巡視反饋的“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方面”的4條意見,正在按要求制定整改方案。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持續推動《赤峯市政法部門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百項措施》深入落實,進一步完善支持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持續推動“赤峯市政法系統‘千名幹警送法下鄉’活動”,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優質法律服務供給能力。

三是積極協調政法各部門依法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侵害經營主體人身財產權利的違法犯罪活動,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是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健全涉企冤假錯案甄別糾正機制,讓廣大民營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市優化行政服務環境組

2020年優化行政服務環境組各成員單位在市委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一步簡化程序、壓縮時限、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營造快捷高效的行政服務環境,圓滿完成13個方面32條重點工作任務。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爲企業開通無償幫辦代辦綠色通道,同時推行商會、行業協會聯合代辦服務前移,提高企業辦事效率。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企業開辦退出綜合“一窗式”服務專區,爲企業提供大禮包式服務。打通政務服務各部門數據互通共享的堵點,加強電子證照歸集工作。深入推廣“蒙速辦”App。在蒙速辦App可實現公積金查詢等46個特色查詢服務。

嚴格落實“好差評”制度,辦事人可直接在辦事窗口實現“一次一評” “一事一評”,利用評價數據結果促進政務服務質量提升。

(二)強化權力監管,權力執行得到進一步規範

一方面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2020年全市相關部門共組織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1349個批次,共抽查檢查市場主體30265戶。另一方面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目前已有75家中介機構入駐中介超市,爲企業和羣衆提供公開透明的中介服務。

(三)緊盯重點領域改革,惠企便民舉措得到進一步拓展

一是壓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將選址意見書與用地預審由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類第一階段總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備案類第一階段總時限壓縮至6個工作日,社會投資覈准類第一階段總時限壓縮至10個工作日。建設完成“多規合一”平臺,完善“一張藍圖”數據建設,持續推進區域評估。優化水、電、暖、氣公用事業服務,有效提升企業報裝審批效率。

二是整合房產交易環節,簡化辦理流程。將登記、交易兩環節合併爲一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轉移登記業務辦理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申請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等12項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赤峯城區同城通辦

三是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開辦企業公章刻制由政府買單,同步合併公章備案辦理環節。分類解決企業註銷“退出難”問題,對簡易註銷登記企業,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

下一步,優化行政服務環境組將繼續以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爲原則,圍繞落實《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繼續加大工程建設項目、不動產登記、企業設立退出等重點領域改革力度,健全部門聯動機制,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社會和企業發展動力。

(二)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全市政務系統上雲、建設共享平臺和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成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更大範圍“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掌上可辦”,鼓勵和引導企業和羣衆線上辦理,讓“網上辦”成爲一種常態化的服務途徑。

(三)強化協同監管力量。繼續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常態化監管,確保“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限度減少監管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督促、落實好抽查工作,形成政府主導、牽頭部門協調、各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市優化社會誠信建設組

一、2020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2020年,在市委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優化社會誠信建設組各成員單位不斷強化政務誠信,持續推進商務誠信,探索建立個人誠信體系,着力落實市委《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33條舉措,3個方面12項重點任務得到了積極有效落實。

(一)政務誠信方面

一是着力實現無分歧賬款全部“清零”。截至目前,列入自治區清欠2020年年度計劃的全市政府部門及所屬機構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3.47億元(包含無分歧賬款3.11億元),其中旗縣區3.2億元(包含無分歧賬款2.83億元),市本級0.27億元,目前上述無分歧賬款已經全部償還完畢。二是健全完善重大失信事件治理反饋機制。研究制定了赤峯市重大失信事件應急處置方案(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處理重大失信事件的工作職責,目前正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並推動將重大失信事件治理工作列入各旗縣區政府年度考覈內容。三是積極兌現市本級和旗縣區政府招商引資政策承諾。2015年以來,市本級和旗縣區政府招商引資承諾優惠政策共計142項,目前已兌現承諾135項,兌現率95.1%。四是加快解決政府失信被執行人記錄。“信用中國”平臺公佈的涉及我市11條待治理的政府失信被執行人記錄,已完成治理9條,完成率81.8%,尚未完成的2項將於2021年完成治理。

(二)商務誠信方面

一是進一步規範企業用工行爲。2020年,各旗縣區勞動力市場“雙隨機、一公開”執法共檢查企業145戶,全市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的4戶企業均已錄入“信用赤峯”平臺並實施聯合懲戒;積極開展和諧勞動關係單位創建活動,由我市推薦的富龍集團等6家企業被評爲自治區級和諧勞動關係單位,同時評選出18家企業列入市級和諧勞動關係單位。二是加快提升納稅人信用等級。通過出臺政策文件和實施有針對性舉措,引導納稅人主動進行信用修復,全市稅務系統A級納稅人由信用修復前的641戶增加到3420戶,大幅增長了433%。三是成功入駐國家“信易貸”平臺。目前,我市已完成國家“信易貸”平臺入駐流程,12家金融機構與平臺實現對接並開展服務,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四是建立健全企業信用信息查詢評價體系。目前,全市452個部門開通了協同監管平臺,325個部門共歸集錄入公示信息20多萬條,並全部實時可查。五是加快建立部門聯合獎懲機制。着力推進國家聯合獎懲備忘錄貫徹落實工作,已確定51個國家聯合獎懲備忘錄牽頭部門,目前正在加快督促各牽頭部門制定備忘錄實施方案。

(三)個人誠信方面

一是加快建設個人徵信體系和個人信用修復機制。目前,已制定完成《赤峯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正在集中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建議。二是加快完善失信人懲戒機制。積極創新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發佈方式,依法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嚴格落實失信被執行人推送機制,加快建立各部門聯動協作機制。目前,我市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共發佈失信被執行人信息5330條。

二、下一步重點工作計劃

(一)着力加快商務誠信建設。一是繼續督促各聯合獎懲備忘錄牽頭部門,抓緊制定並落實方案,配合市信用信息平臺升級改造,建立聯合獎懲自動化系統。二是健全完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評價體系,抓牢信用基礎數據,夯實信用監管根基,全面提升平臺應用水平、覆蓋率和社會知曉度。三是進一步完善主體權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異議投訴機制,及時更正或撤銷經覈實有誤的個人和市場主體信息。完善信用信息平臺修復功能,實現信用修復申請受理、審覈確認、信息處理等流程線上運行,推動信用修復信息化管理和一體化處置。

(二)着力建立個人信用體系。以重點領域、重點人羣爲突破口,依託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銀行系統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紮實推進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個人徵信信息的記錄、歸集、處理、共享和應用,推動建立覆蓋全社會人羣的個人信用體系。

(三)着力強化政務誠信建設。一是強化涉企履約守諾,督促落實招商引資政策;進一步摸查底數,加強與企業對接溝通,力促各地區、各部門儘快兌現落實。二是加大對相關旗縣區的協調力度,督促被執行人儘快履行給付義務,全面完成“信用中國”平臺涉及我市的2條失信被執行人記錄治理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