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徵,一代武學宗師。

魚老認爲李徵是真正的英雄。

在霓裳夫人的回憶裏,李徵風流倜儻,至情至性,俠肝義膽。

木小喬說李徵,武功如性格,修的是波瀾壯闊的浩然中正之氣。

沈天庶認爲李徵蠢。

但這些,都不是全部的李徵。

李徵的妻子去世許多年了,李徵無一日忘懷。

李徵會做針線,過早就洞察到周以棠和李瑾容暗生的情愫。

四十八寨被圍,看到隨後趕來的李瑾容、李瑾鋒和周以棠,李徵一眼就看出,王麟並未發兵,真正助四十八寨解困的人,是周以棠。

臨死前,李徵讓李瑾容把珍珠送給段九娘作賀禮,並讓她不要爲難段九娘。

李徵有勇有謀,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一面,展露無遺。

與山川劍殷聞嵐比武,李徵盡顯狂放,不羈,壯志豪情酬知音的一面。

對年輕氣盛的霓裳大師弟子,李徵體面,周到,寬容,溫厚,謙卑以待。

所有這些,都是李徵。

但李徵還有一面,那就是,他是個冷感十足的人。

不知是否與妻子過早離世有關,還是因爲生逢亂世,所以內心滄桑疲憊,厭倦無休止的血腥殺戮,又不忍獨善其身之故,又或是骨子裏清高孤傲,總之,李徵身上,有散不開的落拓,寡歡,憂鬱,清高之態。

換言之,若不是不得不在亂世裏“落草爲寇”建立世外桃源,夙夜憂嘆,操持一切,拯救流離失所的百姓及橫遭變故的武林人士,李徵,更應該是蓬萊散仙四個人的綜合體而不止,飽覽羣書,遺世獨立,武藝超羣,桀驁不馴,不染塵埃,卻胸中有溝壑,氣象萬千。

李徵終生都未活出他真正想要的一面。

他爲了天下蒼生,爲了江湖武林,爲了百姓,爲了四十八寨家園,生命能量一點點流逝,光澤感一點點褪去,最終,死去。

作爲四十八寨大當家,李瑾容沉着,鎮靜,永遠無多餘情緒外泄。

偌大的四十八寨,山外諸多暗樁,江湖風雨,朝廷變化,李瑾容無一不在關注,操持,指點,佈局,安排,保護。

大當家的派頭和實力是有的,武功的水平,亦是江湖公認的,但李瑾容身上,同樣缺乏熱熱鬧鬧的煙火氣,並非是果決、堅強之人就必然會清高,孤傲,而是,過早失去天真機會的人,終生都只能是個成熟得體的成年人。

到了周翡、李晟、李妍這一代,作爲名門正派的後人,他們的視野,格局,眼界,自然與衆不同,而他們遺傳下來的性情,也同樣如此。

段九娘見到周翡,就說她和她的外祖父,那麼像。

而霓裳夫人也說,周翡萬事不求人的性格,像極了她的外祖父。

有時候,無懼無畏地拒絕,本身就是一種對生命的冷感。

之後再見李晟,霓裳夫人感受到了李徵運籌帷幄,心懷蒼生的一面,完全被孫子李晟復刻,既驚訝造物的神奇,又感嘆故人風範傳之後來者所帶來的江湖新氣象,令人振奮。

但李晟其人,同樣是心思重,擅謀劃,心性質地卻冷冽。

李晟過早失去父母,又一直活在武學天賦非常高的周翡陰影下,他想振興的,不止是南刀,更是李家。

李晟壓力大,前路和天賦皆茫然,所以他心事重重,在世上不知如何是好地格格不入。

等他終於有想要放棄與周翡爭高下驚豔四十八寨衆人的執念,王老夫人爲他而死,他一下又回到少年時的絕境。

即便後來衝宵子開發了李晟的天賦,他已經變成一個靈魂過早蒼老的年輕人。

縱然不斷踐行拯救天下蒼天的理念,他生機勃勃,躍躍欲試,熱情熱烈的一面,已經消散殆盡。

李晟的伴侶,是全家被殺,後來誓要成爲強者的吳楚楚。

所以,或許李晟餘生,不過是個成熟穩重,頗有手腕的爲責任、義務而活的四十八寨寨主及或許還是武林盟主而已。

周翡更不必說,天賦異稟,通透清醒,她從來沒有少女天真爛漫的一面。

冷冽,孤勇,包羅萬象的殺機,無一不構成周翡的冷感。

但周翡之幸,在於她有“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謝允,可以用溫柔與愛,跳脫與灑脫,去呵護她,以光陰爲載體,用煙火氣一點一滴讓她的天真純粹慢慢長出來溫暖的之感。

而李妍,當是《有翡》江湖裏,最幸福的人。

李妍下了山,胡喫海喝聽小曲兒,偶遇未來伴侶,心性單純,任她打任她罵。

父母之死沒在李妍記憶中留下印象,四十八寨之困,有哥哥、姐姐拼命解決,遇到困難,有楊瑾護體,遭遇丁點磨難,有衆人圍着安慰。

李妍天真熱鬧,活潑喧譁,愛喫喫喝喝玩玩,喜勾肩搭背小羣體,撒嬌、跺腳、哭鬧、耍小性子,信手拈來,她是從真正的家庭生活裏被寵愛着生長出來的,臉上沒有苦與困,從小沒有被欺負過,也不曾遭任何人事折磨的真正幸運兒。

與其說,是李妍天真爛漫可愛,不如說,她出生在了可供她滋養這一切性格的恰當時機裏,天時地利人和都集齊了,性格當然也就隨之境隨心轉了。

或許,到了第四代,李家後人的心性,會更豐富飽滿。

而周家,或謝家?的後人,則必定讓人矚目。

大家怎麼看待南刀家族性格的變化?歡迎留言交流。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