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林奇,一位讓人既興奮又害怕的電影大師。

前兩天他過75歲生日,粉絲在送祝福的同時,就不忘吐槽他的電影 。

確實,作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毋庸置疑,代表作無數:《我心狂野》、《藍絲絨》、《象人》......

其中《穆赫蘭道》更是被權威影評人評爲“21世紀最偉大的電影”。

但,看他的電影,門檻也是不一般的高。

有人說,他的電影就像一場怪夢,有神祕的人,怪異的景,離奇的事;

每一幀畫面都充斥着畸形、詭異、神祕和曖昧,每一秒都挑逗着觀衆的恐懼神經,直至黑幕落下,讓人捉摸不透。

是神作?

還是僞神作,故弄玄虛?

今天廠長就帶你“瞻仰”下大師的作品。

據說,此片是他拍得最混亂的一部——

《妖夜慌蹤》

坦白講,最初是有一丟丟後悔的。

因爲看之前知道晦澀難懂,卻沒想到是這種程度——。

但瞅一眼評分,嗯,繼續看吧。

畢竟難懂成這樣,還能有這成績,它一定有無比牛逼之處。

看過《穆赫蘭道》的都知道,該片在現實與夢境之間來回穿梭,虛實不分,真真假假難以區分。

而本片拍在它之前,坊間傳聞,這次是林奇的一次練手。

由此能預想到,本片該有多自由,有多放飛。

看了,果然名不虛傳——

影片全員皆怪人:

有變態中的變態。

鏡頭搖晃不安,色調陰鬱中帶着一絲豔麗,無比迷幻:

在似懂非懂中,引出性與暴力,愛與背叛等主題。

影片一開場,就是男主費德坐在客廳裏抽菸。

他眉頭緊鎖,眼神飄忽不定,顯然是有心事困擾。

這時,門鈴響了。

他走到門口,按下“聽”鍵,只聽到一個男人說:迪克羅倫死了

(劃重點,這句話非常重要)

聽罷,費德向門口張望一番,結果發現空無一人。

鏡頭一轉,回到臥室。

費德與妻子蕾內在屋內交談,兩人用詞陰陽怪氣,感覺像在試探什麼。

比如費德問蕾內,你在家會幹什麼?

蕾內答:看書。

誰知費德竟冷笑起來。

再比如費德離家前,蕾內意味深長的說,讓老公可以隨時隨地的給家裏打電話找她。

結果呢?

電話響了半天沒人接,把費德給慌得,立馬趕回家。

誰知,蕾內是睡着了。

不信任的氣流在這對夫妻間流淌着,沒過多久,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短短几天內,費德3次收到匿名郵件,分別是3盤磁帶。

第一盤拍的是費德家門口;

第二盤拍的是房子內部,最後畫面定格在夫妻倆的臥室。

當時蕾內心態就崩了,直接報警。

可警察在進行簡短的問話後,便不了了之。

至於第三盤,這次是費德自己看的。

拍攝的畫面竟是費德殺害蕾內的場景!!!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警察“啪”的一巴掌就飛過來,費德以一級殺人犯的罪名被判處死刑,關進監獄。

在等待行刑的日子裏,他情緒激動,頭痛欲裂,堅稱自己沒有殺害妻子。

他到底殺了沒有?

還沒弄清楚,人就在監獄憑空消失了。

是的,一如林奇的風格,就是這麼魔幻。

獄警按照慣例查房的時候,房間裏竟沒有費德,取而代之的是個陌生面孔。

衆人查了一番資料才發現,此人名叫皮特,5年前曾因偷盜入獄,緩刑一年。

思量了一番,他們選擇將皮特放回家。

皮特和費德究竟有什麼聯繫?

在此,請各位耐心看下去,因爲看到後面你會發現,林奇下了一個“圈套”。

與費德的膽怯、不安相比,皮特顯然要從容、自信的多。

出獄後,他像沒事兒人一樣,當晚就跟狐朋狗友去酒吧蹦迪

當然,皮特也並非完全是個浪蕩子,在工作上,他是名出色的修理工。

他尤爲受到一個有錢boss的欣賞。

只是......正經不過一秒。

皮特立刻與boss的馬子搞在一起。

不知各位看出來沒有,這個金髮女人竟跟蕾內長得一模一樣。

越到最後,劇情走向越發失控——

皮特遇到困惑和麻煩,一是父母和女友有事瞞着他,關乎他失去記憶、出現在監獄前那一晚。

家人慾言又止,皮特又怎麼也想不出,但能看出,當時確實發生了什麼。

二是他與金髮女人的偷情被boss察覺。

女人很害怕,擔心boss會殺掉兩個人,這時,她像皮特坦承了自己的背景。

原來,她身處一個收攬女性的俱樂部,對方勢力強大很有錢。

爲了兩人的未來,她提出讓皮特幹掉俱樂部的頭頭,洗劫對方的錢財,完事好遠走高飛。

計劃順利進行,聽從金髮女人的安排,兩人提着贓物驅車來到郊區的一個木屋,找“神祕人”換護照。

而就在兩人等待期間,皮特,竟變成了費德:

哈?

老實講,你是不是也看暈了。

先別急,更猛的還在後頭——

搞不清楚狀況的費德見到神祕人,受到驚嚇,竟倉皇逃竄。

之後他回到俱樂部,結果他詭異的撞見妻子蕾內在和boss偷情。

但,費德並非當場撕破,而是等蕾內離開後,將姦夫帶到荒地處決。

是的,姦夫就是boss。

殺人後的費德,天亮後趕回家。

此時,他按下門鈴,對着話筒說了一句:迪克羅倫死了

這使我們意識到,迪克羅倫正是姦夫的名字。

不瞞你說,廠長聽到這句話,瞬間汗毛豎起。

看似天馬行空,完全不着調的故事,竟首尾相連,形成一個閉環。

至於後續發生了什麼,在此打住,留個懸念。

可話說,你看懂了嗎?

不懂也不丟人。

畢竟單這一個故事,網上的解析就五花八門。

更何況大衛·林奇也說過——

每一部電影就像是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進入到一個未知的地方。

你應該無所畏懼地運用自己的直覺、感覺和思維去審視它。

他從未解釋過自己的電影,謎底也只有他知道。

所以,接下來淺析,是廠長個人的一點看法。

在廠長看來,如果說《穆蘭道》是一個女人的噩夢,那麼《妖夜慌蹤》則是一個男人的噩夢。

費德是本體。

妻子偷情出軌,使他陷入人生失敗的焦慮中。

這點,從片頭他的狀態,與妻子的談話,以及車內他對妻子的質問都能窺探到。

針對費德究竟殺死蕾內,以及蕾內的姦夫沒有?

外界爭議很大。

有人認爲蕾內沒死,姦夫死了,覺得那一句“迪克羅倫死了”就是說給她聽的。

而且在監獄,獄警聊起費德,對“殺妻犯”名號的反應,彷彿是對懦弱費德的一種嘲笑。

也有人認爲蕾內確實死了。

但不管怎樣,費德殺人的事實是公認的。

並且,在殺人後,他很矛盾,有強烈的不甘,也有良心上的不安。

於是便在夢中,勾畫出理想中的自己——皮特。

他花心,炮友衆多,事業有成,行事利落,與費德截然相反。

因此,哪有什麼“偷樑換柱”的魔幻橋段,一切不過是一場幻覺罷了。

在夢中,費德以牙還牙。

他和蕾內對應的金髮女子偷情,並且,最後是對方主動坦白骯髒的過去。

之後,他也報了仇,泄了憤。

至於見證“費德”和“皮特”轉換,以及替費德舉槍的“神祕人”,則是費德心中“惡”的化身。

這個詭異的塗脂抹粉的老男人,自私、冷漠,是挑撥費德犯罪的魔鬼。

費德在優柔寡斷間,終被其趁虛而入......

坦白講,片中的細節還有很多,廠長不過只寫了點皮毛。

或許有人看懂了,或許有人沒懂。

但從有限的文字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作爲林奇早期的作品,雖有不足,但對犯罪複雜、混亂的心理的描摹,仍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魔幻卻並不虛無,大衛·林奇的故事仍以最真實的人性爲底色。

或許,這就是他吸引人的原因吧。

不管看多少遍,我們卻從未對大衛·林奇看似永遠不可徹底解釋的神祕世界感到厭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