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稅務局

崔勇超

陝西作爲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經歷了20年的開放、開發,呈現出勃勃生機。而在最具活力的西鹹新區,自2014年成立以來,如今市場主體已經突破10萬戶,稅收總量從34.74億元增長到現在的129億元,一直保持了全省第一的增速。

國家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稅務人,再一次站在了推進經濟發展的第一線。國家稅務總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稅務局崔勇超,就是其中減稅降費大軍中的一員。

崔勇超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4:21

宣講人:宋倩

53歲的崔勇超,常被人親切的稱爲“老崔”。他在西鹹新區名氣可不小,都誇他減稅降費工作有思路、有方法。不少年輕人常向他請教:崔師傅,你有啥祕訣?老崔笑着伸出了三個指頭,他說:“沒什麼,做好這三點。”這三點,被大家總結爲老崔的“三個絕招”。

老崔第一招:“快反應”。

去年1月,剛剛擔任減稅辦負責人,老崔就遇到了難題。按照新政策,要爲近千戶納稅人辦理退稅。在稅務部門電話覈實信息時,沒想到,大部分納稅人一聽說要提供姓名和銀行賬號,都匆匆掛掉了電話,老崔一下子泄氣了,這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經過上門走訪、與納稅人座談,老崔發現,是由於納稅人對新政策瞭解不夠。

情況摸清後,老崔立即擼起袖子投入到工作中,一口氣錄製了10期減稅降費政策輔導微視頻,視頻在西鹹新區和秦漢新城各主要公衆號裏上線,僅三天時間,視頻的播放量就超過了一萬次,老崔的快速應對,讓納稅人快速瞭解了政策,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

老崔的快反應,不僅體現在宣傳上,還體現在服務中。

一天晚上下班後,老崔飢腸轆轆,來到一家羊肉泡饃館,剛端起碗,鄰桌人聊天的聲音飄了過來:

“我今天去領票,開車跑了快40公里”。

“怎麼要跑這麼遠?”

“沒辦法,誰讓我們離辦稅廳遠呢……”

聽到這兒,老崔碗裏熱乎乎的的羊肉泡饃頓時不香了,在走訪中他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秦漢新城位於西安和咸陽兩座城市之間,空間跨度大,距離辦稅服務廳最遠的納稅人每次領票要趕40多公里的路。想到這裏,老崔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一早,他就着手與有關科室協調,交換意見、討論解決方案,向局領導彙報了自己的設想,與秦漢新城營商辦、自貿辦溝通了十幾次選址細節,並提出免費郵寄發票的建議。在他的積極奔走以及多方努力下,陝西省自貿區首家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正式啓用,又陸續新增了5個便民辦稅點和28臺自助辦稅設備,完成了30多萬份發票免費郵寄,破解了減稅降費“最後一公里”的難題。當年,秦漢新城稅收營商環境指標從全省第80名一躍成爲第8名。

再看老崔第二招:“簡程序”。

2019年2月,老崔發現,不少退稅金額不大的小微企業納稅人辦理退稅的意願都不太高,他了解到是辦理退稅的流程太繁瑣。

他立即起草方案與國庫協商,達成一致後,經局領導同意,建立了簡易退稅流程。根據該流程,系統裏有數據的企業,不再讓納稅人提供紙質完稅證明,退稅金額在萬元以下的,實行批量退稅;萬元以上的,由稅務機關代替納稅人打印資料與退稅申請一併提交國庫。這一做法極大地提高了退稅效率,很快便被陝西省局和西安市國庫採納,聯合下發文件推廣全省,惠及企業達300多萬戶。

在老崔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自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秦漢新城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到3.3億元,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崔第三招“貼上去”。

從稅36年,在老崔看來,越貼近納稅人,越能儘早地發現他們的需求,越能體現稅務人的價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博睿康寧生物公司迅速組織科研攻關,研製出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向湖北、貴州等地捐贈。得知這一信息後,老崔想: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沒有?於是他第一時間聯繫到企業會計,宣傳減稅降費政策,還把原本需要3天才能辦完的退稅業務縮短至1天,讓“減稅降費”的紅利助力企業輕裝上陣。該企業總經理李睿說:“截至目前,秦漢新城稅務局已爲我們企業退稅35萬元。減的是稅費,增的是機遇和希望。”

2019年,以零工經濟爲代表的互聯網共享經濟在秦漢新城迅速興起,僅僅兩年,就累計註冊2000餘人,註冊企業150多家。這些企業既是秦漢新城小微企業的主力,也是減稅降費需要重點扶持的對象。

老崔瞭解到,這些企業交易存在碎片化、虛擬化等特徵,給徵繳稅款、開具發票和減稅降費帶來了難題,而且全國目前還沒有可借鑑的經驗。一方是焦急等待開工的幾千名網上創客,一方是面臨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的風險壓力。

看着眼前這片創業的熱土,老崔和同事一起,迅速投入到一線。在40多天的時間裏,與跑腿騎手聊天,與網紅主播交流,實地走進直播間,瞭解實情,採集數據、尋找辦法,摸清了網約車主、電商店主等10類網絡零工的管理流程,並聯合人社、市場監管共同搭建了“零工創客共享服務平臺”。

讓部門聯合發力,讓大數據上崗監督,使交易規則不可違、管理流程不可逆、關鍵節點不可越、操作痕跡不可消,確保平臺企業的每一筆交易都處在監管之中,同時,讓每筆減稅降費的紅利都及時兌現到每名創客手的手中。良好的體制機制,促進了零工在線企業的健康發展,該管理流程獲2019年商務部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案例,並在全國推廣。

負責減稅降費工作以來,老崔經手的退稅款,單筆最大金額6000多萬元,最小金額僅爲一分錢,爲這一分錢退稅款,老崔曾反覆聯繫了3次納稅人,忙活了好幾天。老崔說,辦理一分錢退稅和6000萬退稅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爲了讓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

這三招九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成績的背後,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擔當。

有人說:老崔,你都53歲了,怎麼還這麼拼?

老崔說:53歲,那不算大,有句歌詞說的好,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嘛!

30多年來,他每晚都堅持1小時自學稅收業務,進入信息時代,又每天堅持學習電腦軟件的操作,如今,他不僅能一口氣說出42張稅收會計統計報表的配置規則、熟練畫出89類減稅降費政策要點,還能精準操作重點稅源調查分析、財稅庫電子對賬等9個軟件。在他看來,如今,知識更新速度快,納稅人需求多,如果在納稅人面前“一問三不知”,穿這身稅服心裏也不踏實。

老崔身後還有一支朝氣蓬勃的團隊。老崔牽頭成立的稅收大數據創新工作室是陝西省稅務系統首家勞模創新工作室,由最初的4人發展到23人,平均年齡只有33歲,擁有大數據雲平臺這一“超級武器”,未雨綢繆的爲熱點、難點、堵點問題“開方抓藥”,更讓老崔有了敢拼的底氣。

老崔有時候也會念叨,時間咋就過得這麼快呢?一晃,離退休也不遠了,趁現在還在崗,能爲納稅人多做點,就別偷懶,能做好一點,就別湊合,一輩子都在努力給這身稅服長臉,給稅徽添彩,別到這時候,還讓人看扁了!

前段時間,老崔被評爲全國先進工作者。大家都說,老崔,你這是到了人生巔峯啊!

老崔笑了笑,說:去了人民大會堂,領了這沉甸甸的獎章,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回來咱得更好地爲納稅人服務!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