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文/陳舒逸 視覺/王方宏

浙江最南部的溫州與福建最北部的寧德是兩座在地理上相鄰的城市。因爲跨越省界,以往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能夠湊在一起講的故事。

但現在,它們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裏的明星城市——溫州是威馬汽車的整車製造基地,而曾經名氣不響的寧德則走出了“寧德時代”這家直接以城市名稱命名的動力電池獨角獸企業。

在沒有傳統汽車工業基礎、資源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溫州和寧德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領域裏都出現了明星企業,並以此爲基礎逐步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與完善。但如果掰開了揉碎了看,這兩座城市走過的路又不那麼相同。

通常來說,2009年被認爲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元年。

這一年年初,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和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召開了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會議,提出對指定範圍內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的政策。當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大約在5000輛左右。而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136.6萬輛,是12年前的273倍。

因此新一醬也以2009年爲起點,通過與啓信寶的數據合作,梳理了過去12年寧德和溫州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增長及公司總註冊資本量。從企業數量與規模的時序變化上就能夠看到,這兩座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並不一致。

2009年之前,以溫州下轄的瑞安市塘下鎮爲代表,這裏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汽車零配件企業,出現了汽車零配件、機械電子的產業集聚。

直到2016年,溫州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依然多數是從事汽車零配件相關的中小企業。它們有高度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受益於較低的成本,在細分領域形成了產業集羣,例如瑞安塘下鎮主要做汽車零配件,永嘉的甌北有很多泵閥企業,樂清經濟開發區則有汽車電子的產業集聚區。

溫州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註冊資本增加在2016年出現了峯值。這主要是因爲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於2016年5月成立,其註冊資本達到了40.4億元。同年11月,威馬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在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開工建設。

不同於過去溫州自發集聚起來的中小型汽配企業,威馬整車製造項目是在政府主導規劃下,從上海引進的大型整車製造項目。當地政府希望通過以威馬的落戶進一步吸引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的上下游企業入駐甌江口工業園區。 

2011年之前,寧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僅有100家左右,多爲小型的汽車零配件製造與銷售企業。而當寧德時代在2011年成立,寧德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的增量明顯提升。

不過寧德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真正高速發展要更晚一些。2018年,寧德時代作爲電動汽車電池業的龍頭企業上市,隨後寧德圍繞動力電池產業的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增量纔有了更爲顯著的增長。

溫州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多,但規模普遍較小——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總數約是寧德的15倍,但註冊資本總量僅爲寧德的2.6倍。

作爲資本密集型行業,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是決定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根據公司註冊資本與所有企業數量進行彙總,新一醬這裏引入了企業“資本洛倫茨曲線”。

洛倫茨曲線越靠近絕對不平均線,意味着資金主要流入到頭部的企業之中,,產生更明顯的資本集聚效應。顯然,對比溫州和寧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資本洛倫茨曲線,寧德的相關投資更集中在頭部企業。

按照企業規模等級具體來看,溫州新能源汽車企業呈現出更爲明顯的金字塔結構——小微及科技型小微企業佔到了企業總量的97%以上。

溫州雖然擁有2家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上市和1家美股上市企業,但這4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均以汽車零配件爲主,未涉及新能源汽車核心的電機、電控和電池技術領域,且成立時間均在2009年之前。

對比之下,寧德的小微和科技型小微企業約佔企業總量的90%,且寧德時代和大酉新能源電機兩家上市企業的主營業務分別爲電池和電機。寧德雖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數量不多,但在覈心技術領域擁有更顯著的優勢。

溫州和寧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與其發展模式息息相關。

在一個新興行業的起步階段,產業的供應鏈還沒有規劃出清晰的佈局,此時是核心組件企業能夠擁有的低投入高收益發展期——寧德時代正是抓住了這個窗口期,一躍成爲了動力電池龍頭企業。

它也帶動了寧德市的產業佈局。這座城市希望藉由龍頭企業的能力,成爲全球最大的鋰電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因此在全市7個縣市區主動引進和培育相關,形成了覆蓋上游新材料領域、中游電池製造和下游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模式。

也正是由於寧德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2018年,上汽集團決定在寧德投產建設整車製造基地作爲上汽第四大乘用車基地,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

寧德作爲寧德時代的總部城市,不僅是其重要的生產基地,還受益於寧德時代的“走出去”和“引進來”。

截至2020年年末,寧德時代在全國投資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52家,這些投資集中在福建省內城市,以及廣東和浙江等臨近省份。

從投資行業看,寧德時代對中西部地區的天宜鋰業、渝能新能源等新材料領域企業的投資主要是爲了優化其上游核心材料的供應配置,提升供應鏈安全性;與供應鏈下游的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整車製造企業合作,則能更高效地完成產品輸出。

對寧德這座城市影響更大的則是被寧德時代吸引而來的各類新能源汽車企業。

從數據上看,全國已經有10家外地企業選擇在寧德投資。它們包括了產業鏈上游的璞泰來、青山鋼鐵、廈門鎢業杉杉股份,和產業鏈下游的一汽集團、上汽集團,以及電池回收領域的格林美等知名企業。

相比之下,溫州對威馬整車製造項目的吸引力更多來自於其處在長三角的區位優勢,以及甌江口產業園區層面的產業鏈願景與服務支持。

畢竟隨着電動汽車產業的產量提升,整車製造企業會更加註重電池等核心組件的自主研發,也就會更看重與周邊產業的協同效應和物流便利性等因素。按照規劃,甌江口產業園區還會引入一能電源、奔騰智能制動等汽車動力系統、車控系統及整車製造零部件等鏈條上的相關企業。

然而,即便威馬整車製造項目落地溫州,它也並不能提升溫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期競爭力。

一方面,當前溫州的威馬整車製造項目的供應鏈本土化水平不高,核心組件僅有瑞浦新能源一家本地電池供應企業部分參與,其他溫州本地的供應商多爲替代性較強的汽車零配件、傳感器等小配件。另一方面,威馬汽車已經決定在湖北黃岡建設第二個整車製造基地,那裏的成本優勢更大。

不需要傳統汽車工業的基礎也能發展出新能源汽車的明星企業,甚至帶動整個城市的產業結構轉型。這使得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裏,新能源汽車成爲了很多希望在產業上一躍翻身的中型城市迫切想要抓住的風口。

它們當中的不少都像溫州一樣選擇了高投入、高回報的整車製造,試圖舉全市之力拱起一家龍頭企業。但這背後也意味着很高的風險——賽麟造車項目的爛尾就給如皋市帶來沉重的負擔。

相比之下,寧德與寧德時代鑽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深處,做精做大動力電池這一個細分領域,再逐步向產業鏈兩端擴展,反倒是站穩了腳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