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子魚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

非常喜歡楊絳先生的這段話,也被她的故事深深吸引,這位跨越了105年漫長歲月的才女,雖然一生中充滿了波折與坎坷,但都能從容面對,始終筆耕不綴,用文字給我們傳遞溫暖與力量。

這本《楊絳:有夢不覺人生寒》,講述了楊絳先生一生的故事,從她的家庭出身、求學經歷、到戀愛婚姻、相夫教子,再到親人離世,飽嘗人生磨難,最後塵埃落定,這個百歲老人仍然能夠用一顆從容淡定的心,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01.

出身書香世家,幸福的童年

楊絳出生於1911年7月17日,那時候楊家已經有了三個女兒,但楊絳的父母並沒有因爲她是女兒身而失望,反而歡天喜地地抱着這個粉嫩的小人兒,恨不得把所有的寵愛都給她。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楊絳的父母都出生於江南世家,飽讀詩書,這種書香門第的深厚文化涵養,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耳濡目染,深受影響。

楊絳的父親兩次出國留學,獲得早稻田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士學位,對法學尤其精通,還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詩人。

楊絳向父親請教讀書的祕訣,父親說:哪有什麼祕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楊絳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就說父親是自己的第一偶像。

楊絳的父親發現楊絳喜歡詩詞之類的書,有時間就給女兒買回來,如果發現買回來的書,楊絳不喜歡,就悄悄拿走。

楊絳的母親也是一名知識女性,在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雜事之餘,也能抽空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有時候還能跟楊絳做一些探討。

在楊絳的眼裏,母親幾乎是無所不能的,上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溫婉賢淑、通情達理,活得坦然而知足,這些爲人處世的品格,對楊絳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父親和母親給楊絳兄弟姊妹創造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的相敬如賓和舉案齊眉,也讓楊絳懂得了感情的珍貴以及愛的力量。

楊絳說:父親對母親的尊重愛護,母親對父親的特立獨行也全都理解、全都支持,這種平等相待的夫妻關係,在夫權爲主的舊社會是少有的,也是舊時夫婦間不多見的。

有一次楊絳的母親要記賬,實在想不起來一筆錢是怎麼花出去的,父親就奪過筆來寫“糊塗賬”,不許母親在多費心思。這寥寥幾筆,就能看出一個丈夫對妻子的疼愛,一個有愛的家庭氛圍就躍然在眼前。

楊絳父母的幸福婚姻,給了孩子們一個幸福的家,一個幸福的童年,使他們在亂世中覓得一處心靈花園,健康幸福地成長。

02.

初相遇一撇驚鴻,一眼萬年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的人,於千萬年之中,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遇上了,只能輕輕說:哦,你也在這裏嗎?

生命中,許多人的相逢都是緣分使然,有擦肩而過,有短暫停留,而有的人註定是爲了另一個人的存在,就算錯過,命運還會創造機會,楊絳和錢鍾書的相遇,就是這樣的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楊絳8歲時,跟隨父親從北京回到無錫,父親帶着楊絳去看房子,而這個院子裏住着的就是錢家人,可那天楊絳唯獨沒有遇見錢鍾書。

也許上天的這個安排有着更深的含義,如果那時候他們就相遇,或許就沒有了日後在清華古月堂相見時的剎那怦然心動了。

如此看來,有些等待是值得的,哪怕是擦擦肩而過,哪怕是兜兜轉轉,只要是你,等待也變得美好,因爲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楊絳和錢鍾書的感情,從一見鍾情到攜手共度一生,他們彼此欣賞,彼此尊重,名震東吳的才女和譽滿清華的才子,如同“一雙名劍”,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

錢鍾書雖是才子,學識淵博,可生活能力卻有些欠缺,家庭瑣事一竅不通,楊絳爲了照顧他,放下了千金小姐的身段,包攬了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楊絳生女兒住院期間,錢鍾書自己一人在家生活,每次去醫院都能跟楊絳承認“錯誤”:桌布染上了墨水、檯燈砸壞了……楊絳都會安慰他,然後說一句: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

出院回家以後,楊絳真的把桌布洗得乾乾淨淨,檯燈也修好了,錢鍾書對這個無所不能的妻子,也是佩服之至,深有感促地說: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錢鍾書喜歡養貓,鄰居林徽因也養了只貓,兩隻貓經常在夜裏打架,爲了給自家的貓助陣,錢鍾書還特意準備了一隻竹竿子,不管多冷的天,只要聽到貓叫,就從被窩裏鑽出來,抄起竹竿子就跑出去。

林徽因也很寶貝自己的貓,楊絳擔心兩家人因爲貓傷了和氣,總是笑呵呵地趕來阻止,這也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小插曲。

錢鍾書的“癡”,除了幫貓打架,在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記不清自己的生日,穿鞋時分不清左右腳,上街容易迷路,這些毛病換做別的男人,早就被老婆罵死了。

楊絳卻給了錢鍾書極大的包容,她說:我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兒,只因我出嫁了,就成了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一團癡氣,這是錢鍾書的最可貴處。

這是得有怎樣的一種愛,才能讓一個名門之才女,甘願爲一個男人洗手做羹湯,甘願站在這個男人的身後,被稱爲“錢鍾書的夫人”,她可是楊絳啊。

在錢鍾書的小說《圍城》裏有一句經典的話,就是出自楊絳的手筆: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去,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慾望大抵如此。

楊絳甘願爲了錢鍾書,用自己的一輩子的時光來陪伴他,照顧他。她的才情與賢惠,穿越了歲月的光陰,猶如一棵空谷幽蘭,高貴而清雅,任憑風霜雪雨,始終生機勃發。

03.

愛能戰勝一切傷痛

沈從文說: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楊絳和錢鍾書不但愛過,而且愛了一輩子,從初次相逢,到情投意合,再到國外求學,回國生活,兩個人始終夫唱婦隨,不離不棄,相依相攜。

在那些特殊的歲月裏,他們忍辱負重,用淡泊的心態,過着隨遇而安的生活,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着挑戰和磨難。

在漂泊的日子裏,楊絳習慣把一切瑣事、危險的事情自己攬過來,爲錢鍾書和女兒錢瑗擋風遮雨,護他們父女倆周全。

滾滾紅塵中,生老病死,沒有誰能逃脫掉,楊絳送走了女兒,隔了一年,又送走了錢鍾書,至此一別,山水相隔,天上人間,不知彼此。

餘下的光陰裏,楊絳獨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她是孤獨的,用讀書寫字來打發時間,她是充實的,她心中始終有着滿滿的愛,每每回憶起來,還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當經歷過巨大的悲傷之後,還能一臉從容地坐下來,懷着感恩和溫暖,寫下散文集《我們仨》,那飽含深情的文字,也能在緘默的歲月裏開出花來,哪怕是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會熠熠生輝。

這一切都源於愛的力量,一個人的一生中,被愛包圍着,自然也會把愛分享給周圍的人,有愛就不會覺得孤單,有愛就不會覺得人生悲涼,有夢想就不會覺得人生淒寒。

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在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去主動幫助別人,一個有愛心的人,在被愛的時候,也會讓自己變得強大,會把愛傳遞給別人,因爲愛人也是一種能力。

父母家人的愛,丈夫女兒的愛,這些愛都是楊絳的巨大財富,這些愛伴隨她一生,也給了她無堅不摧的力量,無論日後遇到多少坎坷波折,寂寞孤獨,都會所向披靡,義無反顧。

寫在最後:

《楊絳傳:有夢不覺人生寒》是我讀過楊絳先生傳記中,最喜歡的一個版本,沒有之一。

楊絳的一生跨越105年的漫長歲月,她的人生選擇與生活智慧,帶給我們的人生啓示深邃而有意義,這本傳記值得一讀,更是我們追思一代文學大師的百年人生的珍藏讀本。如果你也喜歡這本書點擊上面的鏈接,購買一本吧!

作者簡介:顧子魚,自由撰稿人,溫暖的人寫溫暖的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