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之間的博弈似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昨天(2月2日),抖音搞了件大事,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這是繼360在2012年起訴騰訊後,騰訊又一次面臨的反壟斷訴訟。

當年,360和騰訊的官司打了近兩年,法院判決360敗訴,認爲騰訊不具有壟斷地位。

而如今,在反壟斷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騰訊再次被抖音起訴,結局又會如何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近年來,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和騰訊之間的衝突變得愈發激烈。

而字節跳動也不止一次吐槽騰訊無理由將其產品封禁,但都只停留在了“口水戰”層面,這次直接提交訴狀,也讓不少網友直呼:看來這次要來真的了?

創始人互懟,騰訊、字節跳動“相愛相殺”?

據天眼妹瞭解,這次起訴的源頭是騰訊旗下的微信和QQ封禁抖音鏈接。

抖音稱,2018年4月,微信和QQ開始封禁抖音,用戶分享抖音鏈接到上述平臺均無法正常播放,至今已經持續近三年。抖音方面主張,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爲。”抖音要求法院判令騰訊立即停止這一行爲,刊登公開聲明消除不良影響,並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

對於抖音的指控,騰訊向記者回應稱,暫未收到關於抖音起訴的相關材料,並認爲字節跳動公司的相關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還稱要起訴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

而後,抖音也不甘示弱,再次發佈聲明稱,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惡意構陷”沒有任何依據,騰訊告字節“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信息”,反而是騰訊對於用戶數據的壟斷行爲,用戶數據不應該成爲騰訊公司的“私產”。

還真是一個比一個強,天眼妹怎麼感覺這場“戰爭”變得越來越精彩了......

事實上,字節跳動和騰訊之間“相愛相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年1月,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就曾在微頭條上直指:由於微信開放平臺的不開放,字節旗下“飛書文檔”的微信小程序已經在審覈流程上被卡將近兩個月了。

而就在最近,不少網友也反映收到了抖音發來的站內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用戶2021年2月1日前必須刪除站外引流信息,禁止從抖音公域引流到微信、QQ等站外私域流量。如果不按要求修改,抖音系統屆時會直接在後臺重置所有帶有聯繫方式用戶的個人資料,該通知還被不少用戶專門製作了小視頻用來發布。

之後,抖音又發佈《對“抖音封殺騰訊”謠言的說明》,稱除財經和醫療垂直類外,其他用戶、創作者均不受影響,可以正常在個人主頁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

不僅如此,字節創始人張一鳴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這兩位大佬還曾公然在朋友圈“開撕”。

2018年5月,張一鳴在朋友圈發了兩張抖音的圖,慶祝抖音第一季度在蘋果商店下載量全球第一。慶祝之餘,張一鳴指責騰訊旗下短視頻應用微視抄襲抖音,並提及此前微信疑似禁止抖音分享鏈接至朋友圈,引來馬化騰駁斥“誹謗”。

隨後張一鳴回覆稱:微信是否封殺抖音不進行討論,但抄襲一直存在公證。並稱“沒想有口水戰,只是沒忍住發了個牢騷”,並表示公證材料將單獨發給馬化騰。

就這樣,兩人在評論區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張一鳴暗指騰訊隨意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馬化騰則稱,微信作爲平臺一視同仁,張一鳴過度敏感了。

你追我趕,“巨頭們”野心有多大?

如果我們把互聯網的發展看做是一場進階遊戲的話,當下正在經歷的無疑是一個需要很高段位才能參與的關卡。

可即便到了這個階段,如果發展失策也同樣會前功盡棄,所以即便是互聯網巨頭們也仍舊在你追我趕,渴望擁有更大的資本版圖。

早在去年3月,字節跳動獲老虎基金投資,市場估值就已達1000億美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爲了撐起千億美元的估值,甚至追求更高的市值,字節跳動也啓動了其最隱蔽的發動機,對標騰訊打造泛娛樂產業。

“泛娛樂”一詞,是由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在2011年首次提出的,是基於網文、遊戲產業,並不斷向動漫、影視等數字娛樂行業擴充,打造“明星IP”爲核心的粉絲經濟。在這一戰略指導下,2015年騰訊影業誕生後,與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閱文集團共同組成“騰訊泛娛樂業務矩陣”。

雖然字節跳動的泛娛樂戰略還沒有形成多個集團,但對標“騰訊泛娛樂業務矩陣”的各條線產品已經初步成形。網文領域的“番茄小說”、影業領域的“西瓜影業”、動漫領域的“半次元”等等,都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用戶。

此外,字節跳動的遊戲版圖,也逐漸脫下了神祕的面紗。

遊戲業務歷來被稱爲“印鈔機”,2019年遊戲業務就給騰訊貢獻了1147億元,字節跳動自然也沒有理由放棄這個蛋糕。

不過遊戲基因也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因此,字節跳動想到了一個最快速的辦法——收購。這兩年來,按捺不住的字節跳動,不僅收購了遊戲公司、遊戲工作室,還上線了各類小遊戲、休閒遊戲,代理了重磅手遊,拿下了遊戲版號……

而且字節跳動還深知引入人才的重要性,哪怕人才來自競爭對手,據悉,目前字節跳動已經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等地組建了遊戲團隊和工作室,不少成員來自騰訊、網易遊戲、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等。

圖片來源:投資界

不僅如此,2020年,互聯網大廠們對於教育的野心也已經不言而喻,而其中騰訊和字節跳動又可以說是目前互聯網大廠跨界教育圈的兩大主力。

從去年到今年,教育圈的多起大額投資事件中都出現了騰訊的身影,從騰訊的多次投資軌跡中可以看出,目前其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多集中在k12領域和在線教育賽道,此外還覆蓋了steam教育、語培、早幼教、職教、教育信息化等多個細分賽道。

圖片來源:天眼查

相比騰訊的頻頻出手,字節跳動僅在去年8月收購了數理思維產品“你拍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字節跳動也曾推出自家公司的思維產品“瓜瓜龍思維”。整體來看其在教育業務上採取的是投資+收購+自研的佈局策略。

圖片來源:投中網

相信未來,騰訊和字節跳動的競爭也還會延續到更多的領域,也一定會有其他巨頭不斷地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畢竟其實在這次騰訊封禁抖音之外,之前互聯網平臺之間的互相封禁事件就並不罕見。

2020年12月,美團就曾被披露,因其取消支付寶渠道遭遇反壟斷訴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立案審理;10月,抖音斷鏈淘寶、京東,禁止平臺商家掛上來自淘寶、京東的鏈接;阿里和京東、拼多多也曾多次因禁止商家在其他平臺賣貨打起口水戰;而且互相封殺,甚至不只是在線上,線下物流行業,通達系也曾封殺極兔快遞。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各個APP不僅沒有相互連結,反而逐漸成長爲一個個獨立的、彼此封禁的孤島,天眼妹覺得這可能纔是“抖音訴騰訊案”真正需要受到關注的地方。希望這起案件及後續影響,能真的對平臺彼此封禁的模式做出改善,否則最後不管誰贏誰輸,利益受損的不還是我們這些無辜的用戶嗎?

對於互聯網巨頭們的“壟斷行爲”,你怎麼看呢?留言跟天眼妹說說!

參考資料:

“頭騰”大戰再開啓,抖音起訴騰訊索賠9000萬元,反壟斷再上熱搜-新華財經

抖音起訴騰訊壟斷,3Q大戰會重演嗎-經濟觀察報

教育版圖再擴張 騰訊和字節跳動的打法有何不同-投中網

字節發力,對標騰訊新文創,業務版圖擴張-36氪

字節跳動再招1000人,要單挑騰訊和網易!張一鳴的野心真大-投資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