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5日,江苏省历史上首次以省级规模与其他省大联考,这次联考意义重大,倍受考生及其家长关注,那么,这次联考试卷到底怎么样,对于新的高考模式,江苏考生又能不能适应呢?1月26日,记者邀请宝应中学部分名师对此进行了点评。

新的高考方案总分为750分,实行"3+1+2"模式,采取等级赋分,也就是按成绩排名赋分。此次考试是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等8省市。除语数外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外,其他科目均由各省市自命题。

宝应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史爱山说,可以说命题质量好,很好地结合新高考的方向,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这次试卷它秉承了全国卷的方向,稳中有变,重视题型创新,命题难度上可以说有所增加。

据介绍,语文试题考查内容相对稳定,知识点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答题难度大,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命题方向。阅读量和书写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尝试让新老高考衔接过渡。特别是作文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史爱山认为,考生要重视弘扬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积极向上,重视现代科技、爱国情怀素材的积累;要加强阅读,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要重视关注时代生活,关注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数学卷许多考生都觉得考懵了,做起来不是很顺手,选择、填空题与全国卷及新高考山东卷上出现的几个独立的重点知识点基本相同,解答题依然延续六大知识点:三角函数、数列、统计概率、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但考法不同,解题方法灵活多变,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更加熟悉。

宝应中学高三数学教师王志民说,数学之所以显得比较难,是因为考生对考的题型不够适应,给学生提出了能力上的要求,要进一步规避学生学习题海战术那种思想,题海战术在以后的考试中作用肯定是收效甚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思维的一个变化,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题目,根据题目的题眼知识去解决问题。

英语学科也进一步凸显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定位,试卷主要特点仍然是以人为本,重视能力,更贴近生活,阅读篇选材以“正确使用APP”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把各种APP当成有用工具,进行合理使用。

宝应中学高三英语教师周芳说,今后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增加课外阅读,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才能逐步适应高考改革。

记者:宗明 唐澜(实习)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