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赛邀请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刘铭老师为大家分享《中国文化概论》的高频考点,希望各位自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刘铭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类硕士研究生,曾在国内某高校教授汉语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知识点化繁为简。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善于构建知识框架,归纳总结重点知识;授课主张深入浅出,帮助学员准确把握考点,掌握考试技巧。

以下是刘老师的分享。

高频考点: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内容

1.因材施教

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才。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2.启发诱导

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用启发式教学教育学生。

3.学思结合

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它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教学相长

指教与学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考试频次

题型分析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教学相长”,它会出现单选题、多选题,更重要的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呈现,其论述题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体考查,另一种是每一点单独作为一个论述题考查。因此,在复习这一考点时,不仅要牢记这四个要点,同时要对其含义进行深入理解。

真题演示

1.【多选题】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包括

A.因材施教

B. 启发诱导

C. 学思结合

D. 竞争择优

E. 创新思维

参考答案:A B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教学相长。故本题选ABC。

2.【论述题】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

(1)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2)“教学相长”的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困惑,才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奋发自强。

(3)教学活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不只是在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弱点,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努力思考,不断强化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

(4)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得到提高。“教学相长”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今天的知识点掌握了吗?超干货的内容,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伙伴们能够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