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若如我,留錢做甚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甚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句話是清朝末年的民族英雄說的。

東南亞首富郭鶴年也非常認可這句話,他也曾經說過:子孫如果如我,留錢給他們做什麼,如果他們不如我,留錢給他們做什麼。

中國很多豪門都有富過三代,甚至是永遠富下去的夢想。不過富豪晚年窮盡一切智力,就是爲了這個目標,比如說華人首富李嘉誠。李嘉誠雖然也在做慈善,不過他更多的財富都留給了兩個兒子,同時爲了保證家族可以長久富裕下去,李嘉誠在2012年之後就重新做了佈局,把大量的資產投資到英國去,持有更多更安全的資產。

其實李嘉誠這麼做,就應該好好看看清末民初的首富盛宣懷,最後他們家族在他去世之後,不到20年就倒了。盛宣懷是清朝末年的買辦,也是李鴻章手下的得力干將,他跟胡雪巖兩個人是齊名的大富豪。胡雪巖倒臺之後,盛宣懷就成爲了那個時候的中國首富。

1917年盛宣懷在上海去世,他的妻子爲他舉辦了一場堪比清朝皇家的葬禮,送殯的隊伍前前後後延綿20公里,整個葬禮花費超過了100萬兩白銀,而那個時候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開銷不到15兩白銀。盛宣懷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盛恩頤接班。

盛恩頤繼承了大約3千萬兩的家產,其中包括了招商局非常多的股份,如果這些股份不賣掉,那麼今天依然價值上千億元。不過從巔峯到衰敗,盛恩頤只用了不到20年,他曾經一夜輸給了上海督軍盧永祥兒子盧小嘉100棟大樓,放在今天價值至少50億。最後盛恩頤餓死在了自己的祖屋留園。這座園子被譽爲蘇州四大名園之首,如今成爲了5A景區。

所以說林則徐、郭鶴年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香港豪門爲何最後爭奪家產那麼多,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留給子孫的財富,其實也是一種累贅而已。

看到這裏可能你就明白了,霍英東在南沙買下了3萬畝地皮,如今價值3千億,但是他爲何卻不留給子孫了。1978年霍英東正是看中了南沙這塊風水寶地,並且決定大力開發南沙。

霍英東認爲南沙是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也是未來整個區域的中心。其實很早之前,霍英東就曾經提出學習美國舊金山灣區來打造大灣區,當然那個時候大灣區這個概念還沒提出來。那個時候很多香港富豪都來內地投資,不過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郭得勝等人的目光都在大城市,霍英東卻選擇了偏僻的南沙。

霍英東在南沙最初十幾年的投資,幾乎是看不到回報的。從1987年到2003年,霍英東在南沙投入了40多億,卻僅僅獲得了4千多萬的回報,幾乎是虧得一塌糊塗,而霍英東卻一直堅持持續投入。不過霍英東的投入雖然沒有轉化爲自己的經濟回報,卻成功讓南沙海濱新城的雛形出現。

其中1993年霍英東聯手番禺,買下了南沙灣3萬畝的地皮,引起了巨大的關注。這些地皮後來一直沒開發,不過地價卻隨着南沙經濟的發展而水漲船高,如今已經升值到了3千億。

不過許多人後來才發現,霍英東卻在1997年就把南沙的全部權益都捐給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其中自然就包括了這3萬畝地皮。

3千億的資產說捐就捐,不得不說霍英東真的是大氣,也可以看出霍英東開發南沙是真正的一心報國。那麼霍英東爲何不把這筆資產留給子孫後代呢?其實說回來,霍英東早就明白,如果子孫能力配不上財富,那麼留下更多的資產,只會給他們留下麻煩。

其實1997年霍英東把南沙權益都捐出去的時候,還留了這麼一步,他設定了一個回款條例,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霍英東家族公司有權回購。霍英東是在2006年纔去世,那麼爲何他不回購?還有爲何他已經捐了,還要設定這個回購條款呢?

其實這說明霍英東是在考察自己的子孫,如果他們的德才可以配得上這筆財富,霍英東就會回購,如果他認爲子孫的能力不行,他就寧願把這塊地皮捐給慈善。在霍英東眼中,什麼樣的子孫才配得上支配這麼大的一筆財富呢?霍英東自然是需要他們可以超越自己,可惜霍英東的10個兒子裏面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他。

大兒子霍震霆有愛國之心,也爲中國的體育事業付出非常多,可惜他的能力不夠全面,對於商業上的事情並不瞭解。二兒子霍震寰大局觀不足,三兒子霍震宇並無過人才能。於是在分配接班的時候,霍英東把事業分成三分部分留給了3個兒子。另外二房跟三房的子女,霍英東本來就不准他們接班。

其實霍英東去世之後,霍家的生意大不如前,也證明了霍英東的判斷沒有錯。霍英東當年在香港那可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人物,第一個發明樓花的地產商人,也是第一個去國際上承接工程的中國商人。

另外還有一個事情也證明了霍英東的判斷,霍英東去世之後,他的子孫就開始爭奪家產了,霍震寰跟霍震宇兩個人鬧得是水火不容,還把其他的子女都捲進來了,香港人像看連續劇一樣看着霍家內鬥。霍英東用了幾十年積攢起來的良好形象幾乎是毀於一旦。

霍英東去世的時候,只留下了香港大約300億的資產給子孫,南沙的全部權益他都捐給霍英東慈善基金會。300億分給13個子女就引起了如此大的紛爭,如果霍英東把南沙價值3千億的地皮留給他們,那不是要鬧得更大了。

其實霍英東這一點還是非常聰明的,如果把地皮留給子孫,他們不能好好利用這筆財富,爲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最後只能留下一個大麻煩,不如捐給慈善基金會,只給每一個兒子留下足夠保證他們富裕生活的資金就夠了,另外把地皮捐給慈善基金會,還可以保住霍家的名聲。

霍英東的眼光真的厲害,也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在分家這件事情上,香港的其他富豪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等人就遠遠不及霍英東。這一點上真的可以比的,也只有莊世平、邵逸夫、田家炳這些大慈善家了。莊世平把價值2千億的兩家銀行捐給國家,邵逸夫也把全部遺產都捐了,田家炳更是自己一生清貧,把幾十億家產建成了幾百座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