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統計,現在把深圳所有房屋按市價賣掉,大概有151萬億人民幣,美國股市市值大概在31.3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03萬億人民幣,因此可以買下半個美國。按照房產專家預測,未來深圳房價可以達到每平米30萬以上,屆時,一個深圳房價市值,超過整個美國市值還有餘。

當年中國全國樓市總市值約594.05萬億人民幣,約92.82萬億美元,美國的房屋總市值是31.8萬億美元,因此,賣掉中國所有房子可以購買三個美國。

看到這個新聞,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沒錯,以前日本房地產泡沫巔峯期的時候,人們也常說,賣掉東京能買下整個美國。

日本樓市泡沫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止於92、93年。1989年底,日本土地價格總額約爲2000萬億日元,而美國土地價格總額約爲500萬億日元,換句話說,一個日本就能夠買下4個美國。而當時東京的土地總價幾乎與美國等值,所以出現了“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說法。

在房價最高點,東京23個區的房價就能把整個美國買下來。雖然房價這麼高,但當時的日本人也都還在瘋狂借錢、貸款買房,都想繼續靠房價上漲賺錢。

但由於日本地價太高,大量日本製造業企業開始把工廠搬遷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全民炒房,實業炒房,讓日本的實體工業陷於停頓,農業用地大量被佔用,GDP的增長完全依賴於房產交易稅收和土地拍賣。

房地產過度繁榮導致的產業空心化效應,讓日本經濟泡沫很快就破滅了,房地產市場也隨之崩潰,地產泡沫從東京開始破裂,迅速席捲整個日本。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全面崩潰。

泡沫破滅造成日本大量企業破產倒閉。這使得日本自殺率、失業率飆升,那些買房買在高點、揹負沉重房貸的工薪族最悲慘,從此再沒有生活質量可言,一輩子都套死在了房子上,只能拼命打工還貸。

日本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在《戰後日本經濟史》中講道:“股價和地價最終像紙牌搭建的房子一樣頃刻倒塌,這是因爲股價和地價本來就是紙牌搭建的房子“,“股價和地價將會無限上漲的超現實消失了,日本站在悲催遭遇造就的廢墟之中,終於從噩夢中醒了過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