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言,人以五臟六腑等器官稱爲“十二官”,其中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則一十二官危”。

人的心臟也是會衰老,生病,最危險的就是心梗。

心梗,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每年新發至少50萬,嚴重影響着人體的健康。

尤其是50歲後,心臟開始走“下坡路”更要重視心臟養護。

常言道“有諸內必行於諸外”,心臟不好的人會有哪些表現呢?

心臟不好的人,會出現“一白,二疼,三多”,儘早預防心梗來臨

【一白】舌頭慘白

心臟開竅於舌,從舌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臟健康情況。

如心肌缺血,人的身體就會泛白如伴有胸悶氣短的表現,此時就要儘早的預防心衰,心梗等嚴重問題的發生。

【二疼】

1、牙痛

心梗,很可能引起牙痛,叫做“心源性牙痛”。

牙疼是很多心臟患者忽視的一項重要的信號。

心臟分佈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旦出現梗塞,就會反射到軀體的不同部位。

如到了晚上出現下壓槽疼痛此時就要注意心臟健康情況。

2、咽喉痛

如果突然間感覺到咽部有緊縮感,喉嚨不適,就像被一根繩勒住了脖子的感覺,千萬別忽視,是較爲典型的心肌梗死。

心梗的放射痛,還可至頸部、咽部,別忽視,做好預防。

【三多】

1、大量出汗

如果沒有劇烈運動,但是突然的全身大汗淋漓,可能是心輸出量的大量減少和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都會造成心臟病發作的大量出汗。

2、腹瀉多

腹瀉是很常見的一種表現,很多人都不會太在意。

但是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在健康飲食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了頻繁拉肚子的症狀,就一定要警惕了,可能是心梗來了。

3、發熱多

在心肌梗死前,患者會出現身體的白細胞會變多,身體可能就會出現發熱的情況。

如果發熱持續一週以上,建議儘早檢查一下,查明原因,儘量防止心梗發作

心梗多半是“喫”出來的,少碰這3種食物,預防心臟損傷!

第一種:高鹽食物

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但是攝入過多對身體卻有極大損傷。

研究顯示,高達9.5%的心血管代謝死亡與鹽攝入過量有關。

食鹽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進而誘發心梗,腦梗。

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6克。

第二種:高油食物

研究顯示,常喫油炸食物的人,6年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多了56%。

油炸食物都很美味,但這類食物卻極易造成血管堵塞。

油炸食物食用多了以後,很容易引起血脂的升高,堵塞我們的血管,誘發心梗。

並且食物經過油炸後會產生分子結構變化,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三種:高糖食物

高糖食品喫多後,人體血糖會異常升高,而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傷人體的微小血管,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像是“一顆炸彈”隨意都會產生危險。

除了平時少喫糖,飲料,蛋糕也最好減少食用。

生活中,養護心臟,預防心梗,做好四件事!

一、補充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平時多喝水可起到利尿排毒,清理血管垃圾,減少血液粘度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建議在早上空腹的時候最好補充200毫升溫水,在睡前喝杯100ml的水,在減少血液粘稠度,預防心腦血管問題發生。

二、補充睡眠

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液流動緩慢,心臟處於高負荷狀態,就會大大增加心梗的發生。

想要養護心臟,平時就要多注意補充睡眠,每晚的睡眠保持7小時以上即可。

在睡覺時儘量採取右側臥的方式,因爲左側臥時會壓迫到心臟。

三、補充好心情

我們都知道,心臟最怕的就是生氣,情緒過度的激動。

在臨牀上也有很多心梗患者是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發生的危險。

我們在壓力,緊張,憤怒的不良情緒中,血壓會急速升高,心臟負擔也會增加,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

日常的我們要學會放鬆精神,遇到事情時,要沉着冷靜去面對、去處理,平時要多一點開心,少一點煩惱。

四、補充運動

堅持運動可以預防肥胖,要知道肥胖可大大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的幾率。

並且堅持運動,還有利於血管的彈性,加速血液的循環代謝,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升心肺功能。

日常生活中,游泳、跑步、散步,都是不錯的運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