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周星馳最完美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毫不猶豫地說,《功夫》。

《功夫》上映後,轉年就獲得了2005年的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當年他打敗的,是王家衛的《2046》,杜琪峯的《大事件》,馮小剛的《天下無賊》。

但是,《功夫》剛上映時,在普通觀衆中的口碑並不好,據說,《功夫》剛開始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六點幾,但現在,《功夫》的豆瓣評分已經漲到了8.6,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120。

爲什麼《功夫》能從一部口碑撲街的爛片,變成一部能擠TOP250的經典?我想是因爲在《功夫》中,除了那些精彩的打鬥,感人的音樂,搞笑的橋段外,我們還能從劇情中看到一個隱隱約約的自己,那些曾經看起來有些不合常理的情節,在反覆品味後,能發現別有一番深意。

武俠是成人的童話,而周星馳的《功夫》,則是男人的寓言。

要理解周星馳寫的這則寓言,首先要明白,在電影中,胖子和火雲邪神其實是一個人,他們都是主角的化身。更準確地說,胖子是主角虛僞軟弱的性格的化身,火雲邪神則是主角邪惡強大的慾望的化身。別急着槓我,下面詳細解說。

雖然在網上的介紹中,給《功夫》的各個角色都賦予了名字,但在電影中,主角、胖子、啞女都是沒有名字。這樣無名化的處理,讓角色多了一種象徵意味。以下,我以男人稱呼主角,在電影中,主角就是所有男人的象徵。

讓我們從頭說起,當男人還是男孩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乞丐。乞丐向他兜售武功祕籍,並說他骨骼驚奇,是百年一遇的練武奇才,要將懲奸除惡,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交給他。

注意,這裏乞丐的話中有這麼一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很重要,後面的包租婆也說了這句話。

男孩花光積蓄,從乞丐那裏買來了一本《如來神掌》後,便開始刻苦練功。

這個小男孩,不就是曾經懷着武俠夢的我們嗎?當曾經的我們,拿着一棍木棍到處咿咿呀呀時,是不是也曾幻想過,有一天能獲得一本祕籍,練成絕世武功,從此到處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維護世界和平呢?即使我們終於明白,這世上沒有祕籍,也沒有絕世武功,但我們依然想強大自己,好讓我們面對不公時,能夠挺身而出。

很快,男孩開始實踐他的大俠夢,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武俠小說中最常見的橋段——英雄救美。然而,真實的世界不像武俠小說那樣,壞人總被好人制服,真實的邪惡要強大得多,真實的自己也要弱小得多,那樹葉的飄動,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凌空勁,只是風在流動。

當大俠的幻夢被尿滋醒,巨大的屈辱驅逐了內心美好的願望,邪惡展現出了它強大的力量。於是,男孩也開始嚮往邪惡的力量,他不要做沒有力量的好人,他要做強大的壞人。

可是善與惡的內心鬥爭,讓男孩既做不成好人,也做不成壞人。

多年以後,男孩變成了虛僞軟弱的男人。這個虛僞軟弱的男人,展現出來就是一個胖子。

《功夫》中高明的地方,就是將主角內心的性格與慾望,外化成具體的角色,這樣主角的心理變化,就能通過角色間的互具像地展現出來。胖子就是男人虛僞軟弱的性格的化身。

爲什麼說男人是軟弱的呢?我們看,男人欺負人的時候,總是挑選那些看起來弱小的人。他先是踩爆的小孩們的足球,然後勒索大一小醬爆,勒索醬爆時,還要唱紅白臉。挑選單挑對手時,也是找最弱的,但哪一個出來,他都不敢動手。就算是被包租婆和金絲眼鏡打,他也不敢還手。

爲什麼又說男人是虛僞的呢?因爲他每次欺負人反被欺負後,總是用精神勝利法來欺騙自己。

在那個殘酷的世界中,軟弱的人是要受人欺負的,所以他把自己的軟弱僞裝成了兇狠,於是軟弱外化出來,卻成了一個胖子,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明白了胖子是男人虛僞軟弱的象徵,就會明白,他們去殺包租婆時,爲什麼扔出去的刀,爲什麼總會扎到男人自己,因爲他的兇狠是裝出來的。當他想要傷害別人時,因爲軟弱,受到傷害的反而是他自己。這一段看似搞笑,其實大有深意。

當男人一次次被自己僞裝出來的兇狠傷害,他看清了自己的軟弱,所以越來越討厭跟着自己的胖子。

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到處都是女人,但這些都只有兇狠的人才能擁有。

當那些推崇叢林法則的人開着豪車摟着美女,全世界都開始學習狼性法則。

所以,男人決定要變成真正凶兇狠的人,要變成真正凶狠的人,就要跟自己的善良告別,所以男人要打劫啞女。

在《功夫》中,啞女是男人心中美好願望的象徵,棒棒糖是善良的象徵。

男人搶劫啞女的這一段,周星馳拍得極爲感人。導演挑如此青春美麗的黃聖依來演象徵着男人心中美好願望的啞女,簡直是神來之筆。

當穿着白襯衫,帶着純淨笑容的黃聖依出現在街頭,我願有一切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她。正是黃聖依的這種美,讓男人棄善從惡的選擇充滿一種悲劇感。

當男人拿着刀,盯着黃聖依那張美好無比的臉,就像我們直視曾經那些美好願望。男人的怒嚇,彷彿在質問,爲什麼弱小就要被欺負,爲什麼善良那麼無力,但善良與美好無法回答,她只能流下傷心的淚水。

啞女黃聖依的那滴眼淚,其實是從男人心底流出來的。

這一幕中,刀是兇惡的象徵,而黃聖依是美善的象徵,周星馳通過這一幕,將一個男人內心善念與惡念的鬥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可以說,這一幕,是足以永垂影史的一幕。僅憑這一幕,周星馳足以躋身電影大師的行列。

搶劫完後,啞女從盒子中,拿出一顆棒棒糖,遞給男人,它就是啞女曾經遞給爲自己出頭的男孩的那顆。棒棒糖,傳達的是善意,但在當年,男孩因爲強烈的屈辱感,拒絕了。現在,男人因爲要棄善從惡,再一次拒絕。

當棒棒糖摔成碎片時,象徵着男人徹底放棄了善良。

《功夫》我看過很多遍,但每次看到這裏時,我都會流淚。我想,每個曾經經歷過內心美好願望與現實碰撞的人,都一定能體會這種感覺。

放棄了善良,男人還要趕走軟弱,趕走了這個虛僞軟弱的胖子,男人就能徹底釋放內心的邪惡。

此時,男人似乎真的感到自己自由強大了起來,去見琛哥時,他還特地跳了會舞,來顯示自己的心情。

接下來就是放火雲邪神,其實就是釋放男人內心的邪惡。

看電影的時候,可能有個會奇怪,明明渲染得很恐怖,但營救卻十分順利,甚至隨便滾下去,就找到了火雲邪神。這完全不符合觀衆對營救的觀影期待,我想這也是當年有些人打低分的原因之一。

不過,當我們明白,火雲邪神其實就是男人內心的邪惡的化身後,這場反高潮的營救就容易理解了。趕走了軟弱與善良,釋放邪惡就很容易了。那些異象,並不是渲染營救的緊張,而是烘托邪惡的恐怖。

火雲邪神原本是香港漫畫《龍虎門》中的角色,在漫畫中,火雲邪神是羅剎大神轉世。羅剎是佛教中食人肉的惡鬼,所以,火雲邪神就是邪惡的化身。他表面上是個武癡,實際上打不過就求饒,還會偷襲,他表面上說想被人打死,實際卻是一個不擇手段想贏過一切人。火雲邪神就是集惡毒與陰險於一身的純粹的惡。

當男人徹底墮入惡途,就需要有人來點醒,這個人就是包租婆。包租婆點醒男人的是一句話和一招武功。

一句話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句話當時乞丐就說過,但男孩只記下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俠義,卻沒注意這句最重要的話。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佛教中的用語。地藏菩薩曾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包租婆這裏說這句話,意思是做大俠要有捨身精神。

你以爲成爲大俠就是發泄自己心中的不平,然而受萬人景仰,得佳人垂青,但實際成爲大俠,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甚至要放棄一切,捨身忘死,才能與強大的邪惡一戰。男人此前的軟弱,並不是因爲他不強,而因爲他恐懼,不敢戰鬥,不敢入地獄。

點醒男人的一招武功就是包租婆的獅吼功。

獅子吼,也是出自佛教用語。《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菩薩今詣大菩提場,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降諸魔軍,爲令圓滿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供佛法,普爲一切轉大法輪,作獅子吼,於諸衆生,廣行法施,令諸衆生法眼清淨,攝伏一切邪異外論。”獅子吼就是形容佛講法像獅子威伏衆獸一樣調伏衆生。

不過,獅子吼這個詞,卻被蘇東坡玩壞了。蘇東坡有一個朋友叫陳季常,懼內,經常被老婆罵得不知所措。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調笑陳季常,中有兩句雲:“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扙落手心茫然。”說陳季常老婆的吼聲,能像佛說法一樣令陳順服。後來,“河東獅吼”就成了悍婦的代名詞。

周星馳巧妙地將獅吼功設置成包租婆的功夫,前面是帶有蘇東坡戲謔的味道,後面含有了佛說法的意味。包租婆現身說法,爲男人點名真正的俠道,男人內心的善也開始甦醒,所以他纔會拿起木槌,向自己內心的邪惡宣戰。這一次,即使血濺五步,他也不退縮。

此時,男人終於找回了自己的那顆善心,所以男人用血畫出了那顆代表善的棒棒糖,啞女也將那顆碎了的棒棒糖拼起來。

沒有直面過邪惡的善良是脆弱的,所以啞女拼起來的棒棒糖拿起來就碎,但用血畫的不會。男人在直面自己內心邪惡的過程中破繭成蝶,他相信自己能戰勝自己的邪惡。軟弱的胖子望向滿是掌印的鐵罩,他找到了戰勝邪惡的功夫——如來神掌。

如來,來是佛教用語,如來是一種境界,證得如來果位,就能成爲如來佛。“如”是“真如”的意思,即一切法(事物)的本來面目。“如來”是“乘真如之道而來,乘真如之道而去”的意思,即來去都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如來神掌,象徵着男人找到了自己的真實面目。

男人的內心,有軟弱,有惡念,但也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懲奸除惡,維護世界和平。”

真實的自我就很強大,不需要僞裝。當男人認清了自我,那內心的邪惡自然也就被降服了。但邪惡只能被降服,不能被消滅,所以男人沒有殺火雲邪神。

找回了自我的男人,就不用再僞裝了,所以後面的胖子,動作利索,不用裝狠,也就不會動不動就睡着了。

找回到了自我的男人,也找回了自己美好的願望,所以啞女找來了。

男人和啞女變回小孩,其實就是說那個曾經立志維護世界和平的小男孩回來了。

雖然他曾經因爲別人的嘲笑,放棄了自己的志向,曾經因爲世間慾望的誘惑迷失了方向,但現在,他找回了本心。

結尾的乞丐,直盯着觀衆,明顯是在問觀衆,你還記得你的初心嗎?維護世界和平還要靠你呢。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懷有理想信念的人,都會受到現實的挑戰,但很多人一遇到挑戰就放棄了,還覺得自己曾經的理想信念太幼稚、太不現實,甚至以嘲笑自己曾經的理想信念來展示自己的成熟。

嘲笑自己曾經的理想信念不是成熟,而是懦弱,真正的成熟,是學會了怎樣在殘酷的現實中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找回自己的初心。

人的一生,有兩場戰鬥。一場是與自己的戰鬥,與自己的軟弱戰鬥,與自己的虛僞戰鬥,與自己的邪惡戰鬥。這場戰鬥中最厲害的功夫是如來神掌,找回了自我,就贏得了戰鬥。另一場是與社會的戰鬥,與社會的壓力戰鬥,與社會的誘惑戰鬥,與社會的不公戰鬥。這場戰鬥,最強大的武器是自愈能力,無論你受到多大的傷害,都能自我修復,那就是就那萬中無一絕世高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