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陪寶寶讀童書”。

2012年以自主招生方式入學北大的吳謝宇,從小就是學霸,鄰居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誰也沒有想到,四年後他再次出現在親友的視線中——卻是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他的犯罪事實被媒體報道後,認識吳謝宇的人都無法相信。他完美地詮釋了高智商犯罪的定義:母親去世近七個月後,屍體才被發現;吳謝宇告訴親友,母親陪他出國學習去了,還順便從他們那裏借到了144萬元的鉅額“留學款”。2016年案發以前,吳謝宇從未有過任何違法犯罪記錄。在人們的印象中,他一直擔任班幹部、不斷獲得各類獎項;就讀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後,也連續獲得校級獎勵和獎學金。不僅學習成績好,吳謝宇還拾金不昧、樂於助人,他曾經在大學教室裏撿到了同學的平板電腦,還爲了找到遺失電腦的同學而大費周章。那麼,究竟因爲什麼原因、又是在什麼時候,吳謝宇完成了從“天之驕子”到“弒母疑犯”的驚天反轉呢?學校和家長又能做些什麼,來防止“吳謝宇式”的悲劇再次發生呢?

1.拒當“面面俱到”的父母

吳謝宇出事之後,他的親戚朋友都很震驚,不明白悲劇爲何發生,一些猜測也漸漸甚囂塵上。其中較爲普遍的一個猜想是,不幸去世的母親謝天琴性格強勢,對吳謝宇管教嚴厲。而且吳謝宇每天都和母親打很長時間的電話,幾乎從不間斷,這對於大學生羣體來說並不常見。他的一位高中同學則對此不以爲然,她表示吳謝宇對大小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不會受到母親的過多影響。但是,不論是謝天琴的朋友,還是吳謝宇的同學,他們舉出的例子幾乎都與學業相關——如吳謝宇已經自主、超前完成了各科學習任務,母親根本犯不上再去幹涉等等。至於其他方面,如日常生活、人際關係(特別是與異性相處)等,謝天琴是否曾經管得太多、太過面面俱到,觸動了吳謝宇敏感的神經呢?我們無從得知。

2.培養孩子的是非觀

從吳謝宇本人身上,我們也無法找到更多線索。他的思維縝密到幾乎有些過分,即使是作爲弒母嫌疑犯接受審訊的吳謝宇,依然能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罪犯。他對殺害母親原因的解釋是,自己和母親一向感情很深,最近卻發現她活得太累,自己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她獲得解脫,採用啞鈴錘擊的作案手段是爲了將母親的痛感減到最低。他還提到,作案前自己多次想要自殺,甚至有過一次自殺未遂的經歷;他原計劃殺死母親以後再去自殺,免除她的“失獨”之苦。

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算吳謝宇再能“包裝”、再會解釋,他卻無法掩藏一個事實——殺死母親後,他沒有自殺,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曾嘗試過自殺;恰恰相反,他在努力“搞錢”,這絕不像一個計劃自殺的人會反覆實施的行爲。那麼吳謝宇是怎樣對法庭澄清這個邏輯漏洞的呢?很簡單,他完全迴避了這個問題。爲人父母,千萬不要因爲孩子的一點小聰明而沾沾自喜,要警惕孩子走向精緻的利己主義。在孩子成長時期幫他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長大以後才能行正事、走正道。

3.學習不是全部

看到這裏,你是否也隱約感到,吳謝宇的“學霸”光環之下,掩蓋了太多不爲人知的心理問題。讀到大三的吳謝宇,已經成爲心理醫生的座上常客;先後借到的一百多萬鉅款,都被他在賭博機和娛樂場所揮霍一空。這些隱藏在“單一評價機制”背後的問題,絕不僅存在於94年出生的吳謝宇一代。學習成績優異、當上班級幹部的孩子,心理就一定健康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前有云大馬加爵連殺四舍友,後有復旦大學飲水機投毒,我們的父母一定不能只盯着區區一紙成績單,還要特別重視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健康。衡量孩子的學習能力相對簡單——連續考高分的孩子,學習能力多半不存在任何問題。衡量孩子的心理狀態卻很困難——甚至大多數時候,家庭教育的失當,本身就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始作俑者”。爲賺錢養家整天疲於奔命的父母們,又有幾個能做到及時自我反思的呢?

4.教會孩子相處之道

母親被害一個多月後,吳謝宇向異國戀女友提出分手。高中時期就互有好感的兩人,大學入學後才逐漸發展成爲男女朋友。謝天琴對兒子高中的“早戀”持反對意見;吳謝宇也很自覺,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高考衝刺上。母親出事後,他先後逃往北京、河南、重慶等地,白天兼職補課教師,晚上去酒吧當男模。鑑於逃亡身份,吳謝宇很低調、話比較少,偶爾客戶與他爭執起來,他也從來不敢還口。還有人爆料,吳謝宇曾經與一名“酒吧女”關係密切,打算花十幾萬元與她“訂親”。吳謝宇從母親身上繼承了學霸基因(謝天琴是中學歷史教師),卻始終沒能學會與他人、特別是與異性的相處之道。吳謝宇只是一個極端案例,但他爲我們敲響的警鐘卻不能忽視——性格缺陷與學習成績沒有直接關聯,學霸和“書呆子”相隔也只有一步。

許多剛剛考入大學的優秀學子都會發出感慨,周圍的同學怎麼一下變得這麼優秀呢?以前從小讀到大,都沒有絲毫察覺,自己身邊如此“高手雲集”。這個現象恰恰說明,家庭、學校、社會給這些優等生的教育存在相當大的侷限性:怎麼能等到孩子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才知道自己不是最優秀的呢?家長們對孩子的每一點成績和進步都應該不吝惜自己的誇讚和肯定,但千萬不能和孩子一起甘當井底之蛙,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確非常出色,但其他地市、其他學校,還有很多一樣出色、甚至更加出色的同學,當孩子順利升入更高學府時,也就自然有了與他們一同深造、同臺競技的機會。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