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陶玉玲陶老藝術家,可能年輕人都不太瞭解,但 50歲以上的人大都知道。她是八一電影製片廠老藝術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抗癌英雄。

生命總有起落,她說自己是在用夢想點亮生活。

陶老今年85歲,1993年時正是陶老演藝道路重新揚帆,剛要柳暗花明的時候,卻被例行檢查的一紙“惡性腺樣腫瘤”確診書掀起波瀾。

術後的一個月裏,陶老都不能說話和進食,口腔的全部基本功能幾乎喪失,與人交流也只能通過書寫方式進行,同時也開啓了用日記記錄這段難忘的生命歷程。在陶老的日記裏有記載着這麼一段話“癌,絕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戰勝。要有堅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配合治療。”

陶玉玲老師用一個軍人的鋼鐵意志要求自己。結療後的她像她日記那樣記載的一樣,並沒有因此在家“坐以待斃”,而是選擇在電視熒幕面前進行她那演藝生活。幕後的她帶着滿包的中藥和藥罐子,參加一部部電影的拍攝;每天堅持六七個小時的“吸-吸-呼”(主要以走路爲形式)有氧健身操,默默開啓了不爲人知的艱難抗癌路。

最終,她贏得了這場跟癌症的戰役。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古人有云“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肌骨”,這句話放在陶老身上毫無違和,像是有心要考驗陶老,在她初次抗癌獲得勝利後不久,肺癌,基底細胞癌又在2012年,2013年接踵而來,讓她再次踏上新的抗癌路。

所幸無論生活對陶老多麼殘忍,陶老一直抱着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去面對,她也曾困惑過,爲什麼癌症都是喜歡糾纏她。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她發現,癌也只是一種“病”,只是病情稍微比感冒藥嚴重點,年紀上來了都容易生病,有病就治,不要有心理負擔。遇到挫折就要堅強,學會面對現實。

套用陶老的原話就是“有生就有死,老年人只要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最好的狀態活下去。過一天就要快樂一天,珍惜每一天。”

學會真正的樂觀

不難看出,陶老可以與癌“快樂”共舞26年和她的樂觀養生法是分不開的。可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每個抗癌的“戰士”是多麼重要的武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樂觀女性與相對悲觀的女性相比:死於癌症的風險降低了16%,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8%,死於中風的風險降低了39%,死於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降低了38%,死於感染的風險降低了52%。[1]

當然,這裏說的樂觀是真實的心態轉變 ,而非由於盲目的信念——“樂觀能延長生存時間”而強行讓自己在家人朋友面前掩飾自己的苦惱所在。

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David Spiegel醫生認爲樂觀情緒有助於延長癌症患者生存。與此同時,他對乳腺癌患者做團體心理干預,但結果發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並沒有預想中獲得提高。且Penelope Schofield等人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樂觀評分進行5年隨訪。

結果發現,這些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樂觀評分如何,在總生存還是無進展生存上都沒有顯著的有統計學意義的差別該結果發表在《癌症Cancer》雜誌。

究其原因,在所有研究樂觀情緒是否能延長生存或者降低復發的研究中,其試驗設計都存有重大缺陷,其中包括樣本小,疾病的不可控因素,以及不充分的樂觀定義等。

以上,你就會發現,“樂觀”並不如傳言般神奇,有延長生命的功效。所以在這邊要特別指出的是,絕不能因爲患者看起來很“樂觀”,就可以大而化之不去接受正規治療,期待“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戰勝癌症,這是絕對絕對不可取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把樂觀積極心態的轉化爲實際行動,即“真正”的樂觀確實是能夠在你抗癌道路上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

哈佛醫學院Ann Webster醫生曾指出“樂觀可能不會對延長生命有任何影響,但它確實對生活質量有影響。如果你樂觀有希望,有戰鬥精神,相比沮喪和絕望,你會更好地度過整個癌症的經歷。我不認爲任何人應該承諾說,樂觀的態度會治癒癌症。我們應該說的是,情緒樂觀可以使你更好地應對癌症,並且感覺更好。”

所以說,真正的樂觀是建立在接受現實和適當的“發泄”不快爲前提。

那如何實現真正的“樂觀“?

01 針對性引導

鼓勵樂觀的心態並不等於盲目的樂觀,也不是指的是樂在嘴角憂堵心中。最成功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針對個人的性格給予引導。

如果患者性格偏外向,診斷出癌症後號啕大哭或者有諸多明顯的悲觀的症狀,家屬應該表示支持和理解,讓他/她痛快淋漓的發泄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將能量引導到對癌症的治療上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患者性格內向,可能會默默內疚、難受但並不將悲觀的情緒顯露於人前;此時家屬應該學會主動引導患者,瞭解他/她在這方面的想法、顧慮和痛苦,讓他們能找到合適的途徑發泄自己的情緒,將能量聚焦在癌症的治療和可以改善的地方。

02 學會閒中取樂,轉移注意力

1.愛好中取樂這方面陶老就爲我們做了很好表率,她熱愛演藝事業,不願閒居在家無所事事,把癌症帶來的痛苦都“發泄”到她的精湛演藝裏。要糾正覓友的是,千萬不要以爲得了癌症,什麼事都做不了。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栽花種草、養鳥餵魚、寫作繪畫等。

2.家庭中取樂樂觀的心態是跟患者的家庭氛圍離不開的。所以在患者被確診爲癌症後,首先要學會振作的是患者家屬,爲癌症患者加油、鼓勁兒,起到調動患者機體的積極作用,打消患者的恐懼、盲目心態,增強科學抗癌信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

3. 社交不可少 癌症患者在保持“樂觀心態“最忌諱的一點就是故步自封,把自己鎖在自己的世界裏,學會與老友聚在一起交流聯繫是一種快樂的方式。如果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鼓勵患者多參加社區或是抗癌組織的公益活動,文娛活動,豐富患者的精神生活。

責任編輯:婦科腫瘤互助圈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