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較爲考究的二戰題材電影中,由於年份不同,對各國裝甲部隊的主力坦克道具往往需要不斷更換,但對蘇軍二戰電影而言,一輛T-34坦克的模型甚至可以從巴巴羅薩行動一直用到柏林戰役。T-34坦克雖然稱不上是二戰中最強或最先進的坦克,但絕對是二戰中最成功的坦克。

T-34坦克的名稱並非因爲其立項或生產於1934年,而是爲了紀念蘇軍在1934年頒佈的大規模發展裝甲部隊的法令,即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當時對於大縱深突擊作戰的藍圖(很可惜T-34直到二戰最後兩年纔在這一用途上大放異彩)。T-34的原型車A-32在1938年參加了蘇軍的新型坦克測試,蘇聯統帥部根據1939年德軍裝甲部隊在閃電戰的表現,決定在A-32的基礎上增加裝甲防護後投入量產,1940年,第一批量產型T-34坦克走下生產線開始裝備蘇軍。

T-34坦克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二戰前西歐坦克的成功設計和經驗教訓,如大量採用傾斜裝甲、設置專門通訊員(雖然早期型T-34大多沒有電臺)等,但由於T34本身仍是30年代設計的車,因此一開始並沒有將炮手和車長的職能分開,因此爲戰爭初期的慘敗埋下了隱患。T-34坦克還是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使用柴油機的坦克,直接帶動了二戰後全世界坦克動力的發展。此外,T-34早期型使用的L-11和F-34兩款76毫米坦克炮也是1942年之前坦克戰效能最高的坦克炮,足夠在一公里內輕鬆擊穿當時德軍的所有坦克。

截止1941年6月衛國戰爭剛剛爆發時,蘇軍已經裝備了500多輛T-34型坦克和約300輛KV重型坦克,雖然KV坦克裝甲防護更勝一籌,但由於其可悲的機動性和可靠性,更多是在伏擊戰和阻擊戰中單槍匹馬地對抗整建制德軍,因此德軍裝甲兵更多是對T-34坦克感到恐懼。德軍坦克兵驚訝地發現蘇軍的中型坦克居然有如此可怕的機動性、火力和裝甲,以至於德軍三號坦克的50炮和早期型四號的短75炮均對T-34無可奈何,常常需要調動防空用的88毫米炮才能勉強阻擋蘇軍T-34坦克集羣的反攻。

爲了對抗T-34坦克,德軍也火速啓動了老坦克升級和新坦克的研發工作,如裝備88毫米炮的虎式坦克、裝備超長型75炮的黑豹坦克等一票被戲稱爲“元首動物園”的重型坦克,他們的火力足夠在兩公里外擊穿T-34-76型坦克,而後者即使在極近距離也難以傳統前者的正面裝甲。他們在1942年底——1943年開始陸續參戰,使得T34-76型坦克在性能上日漸處於劣勢。

爲此,蘇聯在1943年又緊急上馬了裝備85毫米炮的T-34-85型以對抗德軍新一代坦克。雖然T-34-85在總體性能上不如德軍的黑豹和虎王坦克,但是憑藉其優秀的生產性機動性、可靠性和大幅改進後的人機功效,蘇軍數以萬計的T-34鋼鐵洪流仍然一路從烏克蘭的黑土地反攻進了柏林。

而T-34坦克直到80年代初仍有少量在蘇軍預備役部隊服役,甚至直到現在,仍能在東南亞軍隊和中東武裝分子手中看到T-34的身影,T-34也不愧於全世界服役時間最久,影響最深遠的坦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