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年代,出现了很多战斗英雄,这些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赫赫战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英雄却选择了归隐,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事了拂袖去,深藏功与名”就是对他们一生最好的写照。在朝鲜战场上,出现过这样一名老兵,大家都因为他牺牲了,没想到40年后“死而复生”,大家这才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这位老兵是谁?为何要在40年后重新回归众人视野?本期《横竖历史》带你揭开背后的谜团

这位老兵不是别人,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的李玉安

1924年,李玉安出生于在河南的一户贫苦农家。当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吃饱穿暖都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李玉安来说,饿肚子是常有的事。为了生存下去,李玉安当过长工,给地主家做过苦力,饱受人世间的辛酸。为了生存下去,李玉安一路乞讨,后来,来到东北,当时恰逢日本人在关东“招工”,李玉安被迫无奈当了苦力。在日本人手下干活,吃不饱活干得还多,稍微有不满,免不了一顿拳打脚踢。日本人残暴无度,更是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抗战结束后,李玉安果断参了军,当了一名军人,参军一年后,李玉安还加入了我党。在军队中,李玉安表现出色,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获得了不少军功。

解放战争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保家卫国就是自己的天职,李玉安毫不犹豫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参加战斗。

当时李玉安任38军112师335团一营三连副班长,11月30日拂晓,松骨峰战斗打响。38军335团的任务就是追击南逃的美军,为大部队赢得时间。李玉安所在的营,兵少武器装备差,而美军就不一样了,各种精良的装备,飞机大炮坦克都不在话下。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要赢得这场战斗的难度可想而知。身为副班长的李玉安身先士卒,带领着三连的弟兄们,抢占松骨峰北侧的一处高地,准备从中间截住敌人。当敌人快临近高地的时候,集中火力进行突围,飞机,坦克,手榴弹齐上阵,丝毫不给志愿军喘息的机会。三连的战士们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压倒,反而是越战越勇,子弹没有了就插上刺刀,与敌人进行搏击战斗。三连的战士邢玉堂不幸被敌人的汽油弹击中,第一时间,他想到的不是如何灭火自救,而是带着火苗冲进了敌群,看着这样不要命的人,美军都给吓傻了。正是这些舍身忘我的志愿军战士,才保住了阵地,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美军也没想到,自己装备精良,区区一个连100多个兵也对付不了,这次战役也打出了我军的气势。在这场长达八个小时的战役中,一个又一个战士倒下,李玉安也在其中,当时大家都以为李玉安牺牲了

其实,李玉安只是受了重伤,昏迷倒地。后来被人所救,李玉安伤势严重,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做简单的处理。后来李玉安几经辗转,才才回到了祖国。后来,武汉总医院对他进行手术,胸腔被子弹打穿,身上多处负伤。看到老英雄身上的伤,见惯了生死的医生都难过流泪。由于伤势严重,医治了一年多,才基本康复。伤势好了之后,李玉安就回到了龙江省巴彦县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李玉安或许会隐姓埋名生活一辈子。自己在朝鲜战场上杀敌的经历,李玉安守口如瓶,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连儿子也不知道。李玉安的事迹还被收录在小学课本中,李玉安的儿子还问过他。李玉安用了一个谎言圆了过去,深藏功名40余年,要问这世间,有几人能做到?后来李玉安的儿子想当兵,没有当上,这才到了部队中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大家都没想到,当年抗美援朝的老兵还活着。当时组织上知道李玉安的事情后,看到家里生活困难,想要给家里资助,李玉安却挥挥手说,什么都不要。后来,组织上为老英雄追加荣誉,获得了“一级国旗勋章”,1997年,李玉安老人因病去世,经历了抗美援朝的洗礼,半辈子的隐姓埋名,老兵不计名利,高风亮节的精神永留世人的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