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堂成》,是爲浣花溪草堂建成而寫的。前一年夏天,在裴冕的陪同下,選中了浣花溪畔,第二年春天,草堂建成。杜甫和家人,總算有了自己的居處。然而,草堂建成後,杜甫卻遭到旁人嘲笑。杜甫深信自己會再次返回朝堂,並且擔任要職,因此對旁人的嘲笑並沒在意,也不屑回擊。

1、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首聯寫草堂建成及地理位置。背,離開的意思,同背井離鄉的背。在城郭外略遠的浣花溪畔,幾間草堂建成了,苫蓋着厚厚的白茅,足以遮風擋雨。草堂的東南面,是迴環曲折的浣花溪,沿溪踩出一條小路,對岸是青悠悠的曠野。俯青郊,是指草堂俯瞰青悠悠的曠野,擬人的手法。

2、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稍

第二聯回到草堂周圍,寫榿木和籠竹,具有象徵意義。榿木,是一種高大喬木,可長到三四十米高,喜歡水溼環境,葉片和嫩芽可入藥,是一種佳木。礙日吟風,樹蔭可以遮涼,風吹葉子自成天籟。籠竹,竹節比較長大,粗可十圍,高入雲霄,鸞鳳棲息於上。和煙滴露,竹梢佳氣氤氳,露如珍珠。鸞鳳高潔,以竹露爲餐。

草堂周圍未必有榿木,更未必有籠竹。這兩句,是杜甫暗示自己像榿木可以入藥一樣,是治國良才;落筆成文,可媲美天籟之音。自己氣節高尚,如鸞鳳一般,棲息籠竹之梢,以滴露爲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3、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第三聯寫入住草堂。飛烏,指杜甫自己。將,攜帶。數子,老妻和孩子。飛烏爲什麼是杜甫自己呢?暫止,暫時安頓這裏,以後還有走的。杜甫從沒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定要回長安進廟堂的,現在不過是努力曲線救國罷了。飛,一直在飛,漂泊的意思。烏,自謙。語燕,成雙成對的燕子,和鳴雙翔。草堂蓋成,是不是便有春燕來做窩。燕子沒有離去的打算,所以用“定”新巢。

4、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尾聯寫受到旁人的嘲笑,卻不屑回擊。揚雄宅和解嘲,用的典故。揚雄有文采,仕途卻不理想,宅在家裏寫《太玄經》。旁人看他官職低微,俸祿稀少,不受皇帝公卿重視,沒有好車坐,沒有好房子住,就嘲笑他。揚雄急了,寫一篇《解嘲賦》概述當時的形勢,說明自己不能縱橫捭闔是因生不逢時。解嘲,不是自我解嘲的意思,是反擊嘲笑他的人。把草堂比作揚雄宅,不是讚譽杜甫才華如揚雄一般,而是嘲笑杜甫沒有官職,沒有俸祿,住在幾間茅屋裏。

杜甫爲什麼無心作解嘲呢?不是因爲他很大度,而是他堅信自己還能回到朝堂,並且擔任要職,到那時,自然就用事實回擊曾經嘲笑他的人了。杜甫有這樣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在唐朝,辭賦和詩歌,就是入仕的本錢。杜甫的辭賦和詩歌,都是超一流的水平,這就是他自信的源泉,也是他結交權貴的本錢。杜甫在浣花溪草堂,雖然是個布衣,但四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兼成都令尹,都是他朋友。

草堂建成,杜甫一家人總算暫時有了着落。若依着杜甫家人,或許更願意在浣花溪長期居住下去,種田也好,打漁也好,總勝過四處漂泊。但杜甫不甘心久居浣花溪,他放不下心中的理想,而且隨着年紀漸長,實現理想的心思越發迫切。六年以後,暫止飛烏,便攜帶上數子,輾轉到夔州,準備下三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