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悍将、猛将层出不穷、各放异彩。人们通常认为,这些猛将的最终结局,是在刀光剑影中拼个你死我活,但其中有这么三位,却死得非常之冤,丝毫没有“只解沙场为国死,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酣畅淋漓。而且这三位,其中两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另一位则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话。

(张郃)

01第一位:忠肝义胆之典韦

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张绣不战而降,曹操心下甚悦,还设置酒宴招待张绣和他的手下。可是,曹操的毛病又犯了,他见张绣的婶婶花容月貌(当时张绣的叔叔张济已过世),就要将她纳为小妾。

张绣虽然不敢说什么,实则心下十分窝火。十来天过去了,大家都认为事情平息,哪知张绣却秘密安排了复仇之计。他畏惧典韦威名,又知其好酒,于是将计就计,先派人将典韦灌醉,又取走他的兵器(一对铁戟),这才放心大胆地偷袭曹营。

典韦尚未酒醒,可忠勇丝毫不减,他令手下将士护曹操先往舞阴方向退走。自己则挡在大营门前浴血奋战。

(典韦)

张绣领几十人猛攻,竟无法进入,只得命兵士散开,从旁门进入大营。典韦率领十几名军士,虽被围困,绝无退意。但敌方士兵越聚越多,典韦属下死伤大半,自己也身受几十处刀伤。张绣命令士兵生擒典韦,但典韦一手拎起一个冲上来的士兵,直接将他们抛了出去……典韦身受重伤却威风凛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又上前砍杀几人,但失血实在太多,最终力战而死。在典韦的拼死掩护下,曹操骑马撤至安全地点,后闻爱将死讯,不禁失声痛哭。即命亲信设法夺回典韦尸首,厚葬故土,还提拔典韦的儿子做官。后来,曹操每次途径典韦之墓,必下车吊唁,痛惜不已。

典韦冤不冤?的确冤!他的冤屈体现在:曹操的一次不正经,却由他拿命来买了单。

(典韦)

02第二位:穷寇勿追之张郃

张郃,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本来是袁绍的人,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他投降曹操,曹操非常器重他。张郃通晓机变、料事如神,用兵布阵善于因地制宜;他在攻河北、定淮南、平凉州、夺汉中中皆有上佳表现。诸葛亮北伐时的街亭之败,就是败在了张郃手下。《三国志》记载,就连诸葛亮对他也颇为忌惮。可惜,才高八斗的张郃却遭到同朝权臣司马懿的嫉恨。狡诈的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害死了他。

诸葛亮四出祁山,张郃率军到略阳(今汉中市)迎敌。因为久攻不克,诸葛亮遂下令退兵。这时司马懿却命张邰领兵追击。张邰不以为然,说:“军法有云,围城必须留下出口,退归蜀地的军队不宜再追。”司马懿坚持不肯收回成命,张郃只得遵从。蜀国军队在剑阁——一个地形极狭的山谷中布下埋伏,待张郃大军经过,登时万箭齐发。魏军被困在谷道中进退不得,成了“活靶子”。张邰自己也被乱箭射中,伤重而亡(这是根据《魏略》的记载,与《三国演义》的记载不同)。

张郃死得实在冤屈。

(张郃中箭)

03第三位:束手而亡之颜良

颜良是袁绍旗下的一员勇将,可惜此人有勇无谋,气量狭小,难当大任。偏偏袁绍很喜欢他,并委以重任。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袁始派颜良率大军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白马告急,曹操急忙派人支援,荀攸向他建议:“颜良兵将众多, 我军兵力不敌,可用分散兵力之法。大王派出一支先遣部队,在延津渡过黄河,佯装袭击颜良的后军,颜良必定向西分兵迎战,然后派主力部队轻车简行、奇袭白马。如此这般,颜良必被我军所擒。曹操依计而行。颜良果然中了“分兵之计”,他将大队人马调往延津。之后忽然发现曹兵主力已行至距白马十多里处,颜良这才知道上当。颜良沉不住气,慌慌张张的出城迎战,于是遭遇了曹军两大战将——张辽与关羽的进攻。

(颜良)

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旌旗和伞盖,策马径直冲向了颜良,突然起刀刺死了他,斩获首级后,又奔回曹军队伍中,袁绍众将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抵挡。(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其实颜良武艺高强,本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杀死,但有两个因素他想不到:一是关羽的赤兔马太快,他来不及自卫;二是因为战前,刘备曾经秘密嘱托过颜良,求他若是见到关羽,一定要让关羽赶紧到袁绍军营中去,颜良看到关羽突然奔来,还以为他是来投降的呢,根本就没有想到对方是来杀他的。

所以,颜良死得也非常冤。

(颜良)

04人们为什么痛惜典韦与张郃,而笑话颜良

典韦、张郃、颜良这三位猛将,均以武艺超群闻名于世,也均以冤屈而让人叹息。然而,人们普遍认可典韦和张郃,对于颜良,则完全当作笑话来讲,并不尊重他,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他们的主子不同,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表现。

典韦与张郃的主子是曹操。尽管《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了抹黑,但《三国志》却还原了曹操的真面目。再说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还是从《三国演义》的情节中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与英雄气概,因而很多人对曹操这个人物还是很赞赏的。既然喜爱曹操,那么顺便也就喜爱曹操手下的名将典韦和张郃了。

颜良的主子则是袁绍,这个人志大才疏,嘴巴大本事小,祖宗四世三公,多好的牌却被他打得稀烂,是典型的败家子。跟着袁绍干,失败是必然的,所以颜良是跟错了人,只能怪他没有识人之明。

再者,三个人自身的表现也很重要。

典韦死得早,他一生没有什么污点,有的只是作战勇猛,忠诚于主子,这样的人谁都会喜欢。张郃跟了曹操后,战功赫赫,让人敬佩。司马懿害死他的时候,他明知道有危险,却还是以大局为重, 以服从军纪为己任,最终身死,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优良品质。这是一种悲壮的死!至于颜良,白马之战显示出他有勇无谋,曹操使一个“分兵之计”的圈套,他立即就钻了进去。而大敌当前,他却胡思乱想,以至于对关羽失了防备,这能怪谁呢?

(关羽)

当然,颜良不被人们看好,还有一个原因:杀他的人是战神关羽。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太重了,除了骄傲一点,几乎是个完人;很多人认为,关羽杀的人,都是该杀的。那颜良还值得认可吗?#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