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三類妖怪,一是神仙或佛界大佬的門童、坐騎等沾親帶故的妖怪。二類是動物修煉成精。第三類最特殊,是植物成了氣候有了道行。

杏仙和唐僧

我發現一個規律,越是壞事做得大的,結局越好,越是小打小鬧的,可能生命難保。其中如大鵬,不知殺了多少人,連孫悟空也降服不了他,只有如來能收服他。可他結局並沒有實質性的傷害,依然如舊,既沒有被貶,也沒被打、被罰。而另一個極端是沒做壞事的,卻生命難保。如杏仙等植物妖怪。只不過扮成美女和唐僧聊了一晚上天,既沒想喫唐僧肉,也沒想阻攔唐僧取經,充其量算是用來考驗唐僧定力的一個關口。更何況,這些植物妖怪,是全書中最有文學範的妖怪,吟詩作對、能歌善舞,作者並沒有說出他們平時有過傷害人類的惡行。

最美的杏仙

但孫悟空這一次鐵了心要滅他們,指使豬八戒大開殺戒,唐僧想攔都攔不住。問題來了,孫悟空和這些妖精有何矛盾?爲何非要消滅他們?

我覺得只有一種可能:此時的孫悟空根本不是孫悟空,而是六耳獼猴。

如來

也就是說,在雷音寺,孫悟空已經被打死,假孫悟空搖身一變成了真的。

爲什麼這麼說?真的孫悟空和假孫悟空外貌本領完全一樣,但精神層面完全不同。真的孫悟空有感恩意識,貪玩,對妖怪,除非太壞的,根本不會下狠手,如面對金角大王,有許多機會打死他,可他根本不下殺手,總是要玩一會,孫悟空追隨唐僧取經,並不是爲當佛,而是感覺要報答唐僧的大恩,另外覺得打妖怪非常好玩。

沙僧

而假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功利心重,並且心狠手辣。他變出另一套取經團隊,目的非常明顯,他要當佛,受人敬仰。沙僧打死一隻猴子,他只是把沙僧打跑,回來就把這隻猴子喫了。

真假美猴王

這樣一對比,我們發現孫悟空應該不會對無惡行也無力阻攔取經行程的植物妖怪下殺手,但假孫悟空就不這樣想了。只要遇到妖怪就要殺,因爲殺妖怪會給取經團隊加分,他利用千里聽音的能力,偷聽到如來和觀音對取經團隊考覈細則。加速他成佛的終極目的。所以在《真假美猴王》之後,“孫悟空”殺心重了,並且不會貪玩、殺凡人惹唐僧生氣了,因爲他能揣摩唐僧的想法。從此以後,唐僧再也沒念過“緊箍咒”。

杏仙的底細被孫悟空掌握得很清楚

還有一個明證:杏仙等人的外號,孫悟空竟然完全清楚,以前孫悟空要了解妖怪的身份要先打探一下,叫出土地爺問問,這次,竟然誰都沒問,對他們的身份瞭如指掌。這是六耳獼猴的特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