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西安大興醫院是近幾年陝西醫療界“殺”出的一匹“黑馬”。

也有人說,這匹“黑馬”跑得快,是因爲重金聘用大專家,短期內的速度提升不代表什麼,之與到底能跑多遠,持觀望態度。

醫觀者一直關注醫療圈的大小事,同樣也和喫瓜羣衆一樣,一路看着西安大興醫院的興起、發展、壯大。

而這過程中,醫觀者認爲,除了有大專家的加持,更多的是做到了建立健全基礎科室、細化分工,無論“大”“小”醫生,都有無限可能。

當然,在這匹“黑馬”的運營中,也不斷“殺”出了專業“黑馬”,尤其是那些並不被看好的“小專業”,尤如醫觀者今天採訪到的“小專業”裏的大專家——肛腸科主任陳文平。

- 壹 -

醫觀者在見到陳文平前,在腦海中構思了無數種大專家的形態,見到他時,與構思中的大相徑庭,倒像是位鄰家大哥,年輕富有朝氣,又不乏多年工作沉澱的沉穩。

說起在肛腸行業的成績,陳文平對醫觀者吐露,現在的自己能夠坦然的面對肛腸科,甚至有種爲醫者的自豪感,而回憶起初入這行,他和大多數醫學生一樣,提都不願提及。

2002年,陳文平大學本科畢業,對於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來說,做夢都希望自己能進入公立醫院,一展醫生的宏願。

但現實並不眷顧陳文平,他只在西安一個很小的民營肛腸專科醫院謀到了一份並非醫生的工作——中國肛腸信息網編輯。

每天負責收集更新網站信息,負責收集全國肛腸專家、專業的信息,而就是這份工作,讓他熟知了全國各地的著名專家、最新的診療設備、最新技術理念、最新的手術方式……

此時的陳文平爲了適應網站編輯的需求,先後自行學習了平面設計、3Dax、視頻剪輯等等,彷彿離他的骨科醫生“夢”越來越遠……

可以說,陳文平已然成爲了一名優秀的醫療媒介工作者。

但這,並不是他的初衷,此前那個醫生的“小火苗”從未熄滅。

- 貳 -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這一點,和陳文平“做一名優秀的醫生”的信念一樣,從未改變。

直到2005年,陳文平第一次去成都進修,遇到了他醫生生涯真正意義上的“啓蒙老師”,讓他對肛腸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俗話說,學海無涯苦作舟。

而陳文平的苦,纔剛剛開始,而甜,也慢慢啓幕。

很多剛入行的醫生和他一樣,說起肛腸專業,都避而不談,大部分以普外科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感,而在成都肛腸專科醫院遇到的“啓蒙老師”,就跟行業的一枚“定海神針”一樣,完全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一心探索、研究,這讓陳文平對張平老師肅然起敬。

之後,這位老師陸續帶他參加全國各地的肛腸專業學術會、會診、手術,這讓他意識到,治病救人,這份“過命”的職業,從不分行業高低貴賤,跟生命打交道,即使再小的崗位都是嚴謹且偉大的。

而至此,他也看到了老師,一個“小”科室走出來的醫生,也能因技術出衆而服衆,被邀請到全國,甚至是一些大規模的教學醫院去指導手術、會診,這讓他對肛腸行業,有了全新的認知,也對自己的這份職業,有了更高的要求。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2年,胸懷軍人情結的陳文平有機會進入到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用他的話說,他是帶着攢了十年的問題去學習的,而碩士兩年的學習,也讓陳文平在肛腸領域的發展有了質的突破。

當年的膜解剖以及精準治療的概念剛被外科領域所提及,他的導師以及西京醫院的各位老師便帶他進行學習、研究、實踐,膜解剖理念的學習對他以後的手術風格有了很大的影響。陳文平說,除了技術的提升,也讓他學習到了軍人作風,遇到問題不退縮,迎難而上,乾淨利落的做事風格。

陳文平的學習態度讓他的導師和啓蒙老師爲之動容,考慮到陳文平工作的專業性,將他推薦給了國內著名的肛腸大師,希望他能向大師學習,在專業上有更深的造詣。

至此,他摸到了行業的“天花板”,在業界大師的指導下,將國際最新的肛腸專業知識、進展、理念融會貫通,他再一次夯實了自己,包括對技術、對專業對人生……他將自己的學科發展對標國內外最好的專科,讓自己的專業不斷做得好,更好。

因爲他深知,只有自己學得好,做得好,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 叄 —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陳文平原本以爲,只要自己一心做好專業就是最好的歸宿,沒想到,就在他小有名氣時,職業生涯遭遇了斷崖式的變化。

他被迫脫離了自己心愛的臨牀,這一離開就是18個月,在這18個月裏陳文平無比痛苦。在此期間,很多醫院向他拋來了橄欖枝,都因種種原因,他沒有離開培養了他16年的專科醫院。

直到再次遇到他曾經的一位導師,在瞭解到陳文平的處境後,丟下一句:

“不在臨牀,就像醫生沒有了根,你還年輕,不能這樣……”

一時間,陳文平羞愧難當。

就在這時,他再次遇到了人生中的“伯樂”——西安大興醫院院長賀建軍。

從部隊醫院走出來的賀建軍院長是位惜才的領導,三年多時間,在他的領導下,西安大興醫院從名不見經傳發展成爲了現在陝西醫療界的一匹“黑馬”,創造了無數個醫療領域的奇蹟。

然而,回頭看2018年,當時的西安大興醫院也纔剛剛起步,而陳文平如果離開當時所在的專科醫院,需要賠付一筆可觀的費用。即便這樣賀建軍院長也願意爲之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讓他一心做好專業。

此時,對於從未跳過槽的陳文平來說,內心是無比複雜的。

當時的大興醫院自己品牌尚不夠堅實,加之完全沒有肛腸科,所有的一切須從頭開始,而自己從小的二級專科醫院到三級綜合醫院。團隊、環境都是全新的,甚至自己也是全新的,甚至懷疑能否對得起賀建軍院長的這份信任,他有點猶豫了。

賀建軍院長看出了他的猶豫,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對他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必須一心做好專業,爲科室打好基礎,只要是科室發展需要的、學科建設需要的、人才培養需要的,醫院會全方位支持……這一番話給一心想要在學術上發展的陳文平喫下了顆“定心丸”。

而這一點,也和陳文平學醫的初衷不謀而合。

- 肆 -

信任是一切奇蹟的源泉,也能真正創造奇蹟。

陳文平告訴醫觀者:28天,科室建設需要的設備、人員一應俱全,賀建軍院長沒有給他提過一句資金問題,只要求他做好學術,做好學科影響力。

陳文平放下了所有的顧慮,一門心思做科室、建團隊、做品牌,別家醫院不接的疑難雜症他來接;自己團隊解決不了的,在全國邀請專家做好;針對傳統手術後疼痛的問題率先在西部地區打造肛腸無痛病房;不斷在全國進行學術演講、交流;建立西部肛腸醫師培訓基地、進行肛腸病全國手術直播、召開有分量的肛腸專科學術會議……

慢慢地,陳文平得到了行業同行的認可,陸續有肛腸病患者慕名而來;陸續有全國各地醫院解決不了的患者送到大興醫院;陸續有同行前來學習、參觀。

在他的帶領下,西安大興醫院肛腸科從無到有,從有到全,而現在,已小有名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陳文平是幸運的,在不同階段,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帶他走出低迷;患者是幸運的,即使不幸生病,還能遇到這位永不言棄的醫者;醫院是幸運的,在同行都在爲人才匱乏而苦惱的時候,醫院大膽挖掘並給予年輕醫生足夠的耐心和信任,靜待花開。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很難一帆風順,都會遭遇不同的磨難、坎坷,但我們必須心中有光。

即使無法照亮別人,也要做內心光明,一心向光的“追光少年”。

這一束內心的光,就是通往成功唯一的一束希望之光。

陳文平做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