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造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影視劇不敢演,因爲那段歷史太殘酷

前言:

《大秦賦》這部電視劇已經上映開播了,很多觀衆們更是對“嫪毐”這個人物印象深刻。他與趙姬搞在一起,還給對方生下兩個孩子。說起來,嫪毐明知道趙姬愛他,所以他才利用對方的身份,在宮中胡作非爲,還將文武百官得罪個遍,說他是大反派也一點不過分。嫪毐心高氣傲,最後還想要代替嬴政的位置,幸運的就是秦王嬴政早有準備,將他的計劃給打破,最終死得很慘。在劇中是如此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之中,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嫪毐造反就是一種送死的行爲,他冒充假太監才進入了宮內,除了趙姬給他撐腰之外,靠他自己是根本無法在宮中繼續生活的。這樣看來,他根本沒有造反的勇氣,只能說是趙姬慫恿的他。他們造反的目的不是嬴政,而是華陽太后。秦皇始於登基的時候只有13歲,根據法律來規定,登基的時候是不具有掌權能力的,需要太后進行輔佐纔行。

到了趙姬的時期裏,她在宮中無法一手遮天,畢竟權利也都不是很高。三個女人一臺戲,免不了有着明爭暗鬥的戲份。在三個人明爭暗鬥的時期裏,最先出局的就是夏太后,她因病去世,最終韓系也失去了靠山。在看到對方倒臺之後,趙姬也認定機會來了,於是帶着嫪毐帶兵謀反,就此也有了夏太后的權力。夏太后出局,剩下的就只有趙姬與華陽太后。

趙姬在宮內是無人可以依靠的,她最信任的人也只有嫪毐,最親近的人也是對方,從剿滅成蟜來看,嫪毐的個人實力是不差的,就是因爲野心太大的緣故,最後喪失性命。趙姬奪取權力的這件事也讓人感到很是無奈,她除了像是嫪毐一樣,對權力充滿慾望之外,他目的就是爲了保護秦王嬴政,畢竟華陽太后是有着意圖,想要廢除嬴政的,這時期裏,趙姬若是再沒有行爲發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趙姬與嫪毐當初若是謀反成功的話,可能如今的歷史也都不會像是這樣寫他們了,說不好,趙姬會被寫成爲兒子奮不顧身的好母親。歷史終究是我們無法去更改的,畢竟也已經發生過了。其實,在影視劇之中多半都是修改了歷史的,畢竟那一段的歷史太過於殘酷,也都很難播出。

總結:

其實,總體看起來,趙姬也並非都是爲了自己而謀反,多半都是保護孩子,多半都是爲了能保住性命。不由得感慨,在古代的時期里人們的生活真是,處處充滿着驚險,我們若是沒有一點心機的話,或許早就會死於宮中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