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教師羣體中,有爲數不少的中年男教師,他們都是當年那些優秀的中師生。當年爲了有個好工作,這些在中學成績特別優秀的人選擇上了師範,成了中師生,後來成了老師,但工作上卻越來越痛苦迷茫,不少教師評職稱無望,晉升空間小,但卻不敢辭職,到底爲什麼呢?

離開學校,如何養家?

這應該是男老師們不敢辭職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了。有老師說:人過四十,早年的一腔熱血現在已經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換工作不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涉及整個家庭。單身的時候,一個人說走就走,毫無壓力。但如今拖家帶口,如果家境不是很好,沒有人給你兜底,已經不敢再任性了。偏偏教師這一行業,又是最能讓人變成“廢物”的。多年教師行業,被關在學校裏,每天和天真單純的學生打交道,相比於其他人來說,和這個社會已經算脫節了。

職業思維禁錮了心智模式

教書時間長了,職業禁錮人的心智模式禁錮成一條直線,就感覺到自己這輩子只剩下教書的本事了,其他的什麼都不會。即便是給自己一個創業的機會,兩眼烏黑,沒有人脈,自己也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在這種心智模式下,連敢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如果長期當老師後,會跟社會脫節,離開三尺講臺,還真不適應外面的精彩世界。既無資源可利用,又無實際謀生本領,你叫老師如何敢去社會闖蕩?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那麼銳利的進取心,很多人都是安於現狀,想安逸地過日子

貪戀體制帶來的好處。

體制內有好處嗎?當然有啊!體制就意味着我混混日子也餓不死啊,給一個人早早留好了這樣的退路,當然是好處啊,看看有多少人,一邊痛罵着體制的種種弊端,一邊死死抓住體制的福利不肯鬆手。走不出去,也是自己貪戀體制所帶來的好處、內心貪婪啊!

作爲事業單位的編制,至少可以保證月月有工資領,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工作也穩定。特別是年紀大的男老師,更不敢輕舉妄動了,畢竟那麼多年已經過來了,工齡比較長和職稱比較高,工資也漲上來了,到外面去謀生還不敢保證一定比在老師崗位賺得多。

最後選擇隱忍

在編已婚的男教師,離職確實是一件很難決定的事,放棄這一職業,等於放棄這些年的堅持,等於人生清零,從新開始。這不是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還有家人願不願意的問題。所以,如果實在下不了決心離開,那就只能安心紮根,最多發發牢騷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