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虽忠于袁世凯,但他也忠于大清。

武昌起义后,冯国璋极力反对议和,效忠清帝,甚至提出过绕开袁世凯,自己挽救大清的方案。

在被迫接受无力回天的事实后,冯国璋身为禁卫军统领,又承担着为满清皇室、禁卫军争取权益的任务,不便,也不必在逼迫清帝退位的问题上作强硬表态。

忠于袁世凯

作为北洋干将,冯国璋对袁世凯可谓感恩戴德。

小站练兵时,冯国璋就开始跟着袁世凯,在袁世凯的提携下出人头地。

袁世凯被撸时,冯国璋请辞,未获批准。

但是,在袁世凯赋闲期间,冯国璋依然与袁世凯暗通信息,表达忠诚。

武昌起义后,冯国璋奉命率军南下镇压。他专程到洹上找袁世凯请教机宜,并忠实执行了袁世凯“慢慢走,等等看”的指示,向朝廷施压,帮助袁世凯东山再起。

可是,冯国璋所作所为,其目的只是为了让袁世凯东山再起,重新在朝廷掌握权力,并不代表他不忠于清廷,更不代表他支持清帝逊位。

与满清权贵的特殊关系

冯国璋与满清权贵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冯国璋当初加入新军,就是荫昌和聂士成一起推荐的。

加入新军后,在袁铁之争(袁世凯与铁良争夺军权)时,铁良就认为冯国璋忠于清室,多方拉拢。

由于被满清权贵视为自己人,冯国璋后来担任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

其间,冯国璋与满清权贵建立了很好的私人关系。

后来,冯国璋能担任禁卫军总统官,更说明了满清贵胄对他的信任。

冯袁分歧

袁世凯“以一事权”,重返权力中心后,冯国璋全力进攻汉口。

很快,冯国璋攻取了汉口、汉阳,被朝廷分封为二等男爵。

冯国璋一面报捷,一面积极准备乘胜进攻,再取武昌。

但是,袁世凯只是想以武力促和谈,下令停止进攻。

冯国璋对此非常不满。

他曾经带北方和谈副代表冯耿光参观龟山,表示:“敌方军心不固,斗志不强,我军渡江,必能一鼓聚歼···惟屡次请示进兵,都不获准,不知宫保是何用意?”

冯国璋并不知袁世凯用意,认为明明靠武力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好和谈的呢?

袁世凯和谈,也确实刻意绕开冯国璋。

当时,袁克定曾派秘使到武昌会谈。结果,秘使被冯国璋当间谍抓了起来。

袁克定亲笔致函,请求放人。

后来,冯国璋得知内幕后,感慨:我被竖子骗了!大势去矣!

企图绕过袁世凯,挽救大清

由于不满袁世凯的和谈态度,冯国璋曾亲自进京,托人向隆裕太后启奏,要求朝廷拨饷400万两,“愿把平定叛乱的任务独自承担起来,无须依靠袁的力量。(《清末民初云烟录》)

袁世凯何等人物,自然了解冯国璋的态度。

袁世凯曾派心腹劝说冯国璋,说不通。

袁世凯无奈,只得把冯国璋调回北京统领禁卫军,第一军由段祺瑞接管。

回到北京后,冯国璋依然反对议和,坚决主张镇压。

冯国璋初回北京时,就向袁世凯力陈可战。但袁世凯显然没有此意。

没办法,冯国璋只好直接去找满清宗室。

1912年1月19日的御前会议上,载泽表示:冯国璋昨天找过他,表示革命党不足为惧,只要3个月军饷就能平定。

可是,隆裕表示:真没钱了!就算去打,就靠冯国璋一个人也没什么机会。

由于袁世凯的压力,在1月30日的御前会议上,隆裕已表达同意接受逊位,以此换取对皇室的善待的意思。

满清皇室自己不玩了,冯国璋也无可奈何。

态度转变

2月6日,段祺瑞与大多数北洋将领通电要求施行共和时,冯国璋已非常清楚:大清没救了。

只是对付革命党,冯国璋有把握,但是,当北洋系都公开赞成共和后,老冯就不敢螳臂当车了。

此后,冯国璋务实地调整目标:替满清皇室争取尽可能的善待,避免内战。

段祺瑞等人通电后,大清的御前会议上,溥伟再次反对共和。

冯国璋、姜桂题(初时也反对议和)反对溥伟,表示反对同胞自相残杀,“拯救百姓”。

此后,当孙中山派人劝说时,冯国璋表示:别听报纸瞎说,政体你们定,我服从大局。

此后,冯国璋将目标调整为:为满清皇室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避免内战。

最后的争取

虽然被迫赞成共和,但冯国璋毕竟是禁卫军总统官,有维系北京局势的责任。

当时,禁卫军坚决反对共和,意图反抗。

因此,冯国璋的基本工作是:尽力为清廷争取权益,不惜以武力恫吓。

冯国璋领衔北洋六十将表态:“帝号相承不变”,不得用“逊位一语”。

在得到南方的让步后,冯国璋亲自向禁卫军宣布相关条件。

冯国璋以身家性命担保,尊号仍不废,让权不让位;两宫保全,及禁卫军待遇,皆担保到底,无论个人调任何职,必定仍以禁军相随。

如此,原本有动乱之意的禁卫军才稳定下来。

可以说,冯国璋为清室,算是尽到了最后一份力!

北洋军虽忠于袁世凯,但像冯国璋一样对大清怀有忠诚的北洋将领并不少。

除了冯国璋,王士珍、徐世昌等北洋大佬也对满清怀有相当的忠诚。

只是:满清灭亡,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