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杀》是一款风靡全球的以三国演义为背景的策略卡牌桌面游戏,精美的画风和还原度极高的美术设计广受玩家们的喜爱。下面就让小编来说说游戏中个人认为设计走偏的武将吧!

正文:

《三国杀》这个游戏,大方向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但有些武将设计的十分败笔,简直就是为了回顾演义里的人物而强行设计的。而有些武将几乎完全脱离演义,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却技能十分逆天。

本文就不分析一些弱将了,因为一些将弱的实在不能太弱了,军争局一百场也见不了一场,看了就让人不想玩。

强将就一定设计失衡吗?倒也未必,比如王基,可玩性十足,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嘲讽很高。这一类型的将如鲁肃,我都认为设计的不错。

一.我最反对的一类就是爆发特别无脑,而且技能收益上限很高的武将,比如:

1.马良

在至尊场中这个将很大概率被禁,如果没被ban,忠反看了就锁,绝对百搭,而且无脑。除非手牌运气太差,不然收益爆表,可以搭配各种阵容。

2.留赞沮授

其实沮授的设计还差强人意,除非有人包养,不然爆发起来没那么恐怖,但留赞是真的要命。刷把ak,能直接把人打的叫爹,操作简单,极其破坏游戏平衡,我见过好几场主公选个留赞,打残了场上一半的人,还杀了几个。

二:设计有问题的

1.老版于禁——既有设计上的失败,也有实战中的失败,有三大缺点:

一:作者的本意是想让于禁被关羽克制,于是想当然地搞了个黑杀免疫的技能,但鉴于当时关羽的孱弱,实际操作起来反而是于禁克制关羽。由于红牌多闪桃,单挑的话关羽杀着杀着自己就虚脱了,真正能克制于禁的是甄姬、甘宁、徐晃这些能把黑杀废物利用的武将;群战的话于禁一般也不是对面的集火对象,关羽的红牌与其杀他也不如留着自保或杀其他更有价值的目标

二:蜀汉五虎将有共同特征,就是拿杀做文章;而曹魏五子良将,乐进很久以后才出,张辽徐晃张郃也是有共同特征的,就是让对方少牌,也自成一个体系。但于禁这个纯肉盾的出现打破了五子良将的体系,使五子良将不像五虎将那样整齐划一

三:这么蛋疼的设计竟然获选了,之后再暗搓搓地改技能,类似的还有一将中其他某些入选作品也是如此

还有一些星SP庞统、王允、辛宪英之类技能极其复杂的,以及强度失衡如SP魏关羽、马谡等

2.

刘焉

八人军争主公拿一个出来基本就是乱嗨,自己一回合能打个五分钟 开局摸到丈八蛇矛就不用打了,每个人给你摸到一滴血,没基本牌了一个五谷丰登的又来一把

一轮过去了只有一滴血,你以为反贼要赢了,结果忠帮忙无懈或者自己运气好的话,基本上又能回慢继续输出,完全就无脑输出强度爆炸

3.

许攸

这个人话是真的多,从头到尾阿瞒阿瞒,冀州可图。死了还要来一句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啊,整一个话痨,打个军八倒还好,22局基本是他一个人的rap时间

4.

黄权

点虎,这个技能名的来源我是怎么都联想不到,这个台词就很牛逼:就用你,给我军祭旗!预则立,不预则废。印象里黄权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都没那么炸裂的言论和表现吧?点虎技能名看的我莫名其妙,这跟技能描述有什么联系?一个抄袭戏志才模板的技能,戏子是先辅的目标掉血和回血同步响应,掉血时判定令一名角色摸牌或弃掉场上一张牌,点虎也是开局指定,被选定目标受到来自黄权的伤害和回复血量时黄权都可以摸牌,如果按照技能角度来看,拿你祭旗虽然莫名其妙,但至少应景,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反差台词……设计者不觉得膈应吗?

结语:

以上是小编个人的理解,虽然游戏个体的机制存在些问题,但是不会影响游戏本身的大局,作为游戏卡牌类策略型游戏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还有其他的武将大家觉得设计有问题的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