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虽说才到二月,但是电视剧市场已然风起云涌。

前有《有翡》顶流撑场,《大江大河2》经典回归;后有《上阳赋》和《山海情》上演“双雄争霸”。可要说满屏都透着恋爱气息的,还要说正在热播的《假日暖洋洋》。

剧中除了姚晨、白宇这对“姐弟恋”喂了大家一嘴狗粮外,其中1968年生的胡军和1996年生人的康可人之间的“老少配”,也引人关注。

近年来,国产剧题材屡屡偏向大年龄差的“老少配”,从之前的陈建斌李一桐,到现在的胡军康可人。戏骨+小花的搭档,都没能逃得过被吐槽是“爹味爱情”的宿命。

不仅如此,除去爹味爱情,“姐妹CP”也成了热门选题。女性性别红利被频频使用,大打姐妹情深的招牌。

尽管这两个题材成为了时下编剧们的偏爱,可是在火爆IP打造出来的国产剧,却越来越“瘆人”:真正的爱情和姐妹情,是这样的吗?

为何“爹味爱情”和姐妹CP,成了国产剧选题“香饽饽”?前几年,“韩流”过境,韩剧的势头和热度,让国产剧望其项背。

究其本源,韩剧中霸道总裁爱上我,姐妹情深我我两肋插刀的情节,满足了一众少男少女在现实中得不到,于是从韩剧中汲取的“求而不得”的心理。

回归到姐妹CP成国产剧热门选题上来,意思其实是一样的。看着剧中的姐妹情深,满足了许多无法在现实中获得的人们的心理需求。

而这两个选题之所以能被屡屡使用,无非也是满足了“需求关系”——有市场、有观众,编剧们才会按着需求频繁输出,国产剧才会更钟情于这类题材。

可是诚如我们所讲的,如果“爹味爱情”是迎合了大众口味而屡屡出现的话,那为何到了今天就不受宠了?

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叔”一词成了热词,凡是和“叔味”沾边的东西都火得一塌糊涂。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张嘉译、陈建斌等男演员火速爆火,当然这与他们有着精湛演技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是不得不承认在“叔味”加持下,大年龄差的“年下恋”成了香饽饽。然而今时今日,大年龄差却变得不伦不类。

究其根本,大家不是不能接受“老少配”的关系设定,相反喜欢的或许就是“大叔配萝莉”的带来的反差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观众能够接受打着这个旗号,实则却是不伦不类的“爹味爱情”。

违和感,才是原罪。而这种违和感,不单单体现在年龄差上,还有“感觉”。

在满分十分的豆瓣上,《爱我就别想太多》一直维持着3.3的评分。这无疑成为了一向是实力派演员,陈建斌老师演艺之路上的滑铁卢。

在剧中,她与比自己小了整整30岁的李一桐扮演情侣,CP感几乎为零。

而片方不知是为了凸显陈建斌的富豪形象,还是审美偏移。从服化到道具,处处透露出土气和油腻。

难道在剧方的眼里,成功人士的形象就应当是穿着花衬衫、挺着啤酒肚的中年油腻男?

这也让人想起了另一部国产剧《喜欢你》,无论是影版中的金城武,还是剧版中的林雨申,儒雅、干练的气质才是符合“富豪”的设定。

“富豪”和“土豪”,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观众自然可以分辨。

形象不符,只是产生违和感的原因之一。“爹味爱情”中除了形象、年龄不符的事实之外,满屏充斥的“爹味价值观”,才是最难让大家苟同的地方。

年龄差大的“父女恋”在从前的电视剧中不是没有过。若干年前,由王志文、李小冉主演的《大丈夫》,就立足于大年龄差的“老夫少妻”的故事上。

但为何《大丈夫》就没有受到抨击,被吐槽成是“爹味爱情”,反而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真实”!整部剧不单单只着眼在老夫少妻间的爱情,而是放眼到这种大年龄差背后的人、 事、物上。

老夫如何面对女方父母的反对,女方又是如何平衡父母、丈夫还有丈夫的前妻、女儿之间的关系。嬉笑怒骂中,还有心酸不易,处处透露着“人味”和现实问题。

观众看得不只是乐乐呵,还有关于对老夫少妻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思考。

反观如今的电视剧,哪一个不是扣着“老夫少妻”的帽子,却演着让人难以入目的玛丽苏爱情。

男主好像患有“被害妄想症”,觉得每个女人爱他,都是爱他的钱。前脚恐婚,转头就能上演一出“霸道总裁爱上小娇妻”的戏码。

如此低劣、庸俗的情节,观众看得多了,也就不再忍受了。况且,这种爹味三观,又怎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呢?

不接地气、不合现实的设定,只是想着一味地靠玛丽苏式剧情、偶像剧情节来吸引观众,不要逻辑只要够甜就可以。想要光明正大炒CP,最后却成了让爽剧变烂剧。

双女主设定,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饼。姐妹CP,双姝霸屏,这两年女性题材一路走红。

在《我的前半生》中,唐晶捞起了深陷离婚阴影中的罗子君,帮她撕渣男、除小三,帮助闺蜜重塑自我。

虽说后期感情失意,但职场得意,唐晶把自己塑造成了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形象。

或许是因为《我的前半生》大获成功,于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剧也瞄准了“闺蜜情深”的设定。

只是越是想要表现,却越是差强人意。打着激励女性成长,宣扬平凡人也能逆袭的口号,却处处显现出了凡尔赛式的不平凡。

正如此前的《了不起的女孩》,为了突出陆可的柔弱,不惜将角色性格弱化,然后凸显出在闺蜜的鞭策、职场的历练中“逆袭”的结果。

而作为陆可闺蜜的沈思怡,似乎只能依靠霸道总裁的人设,才能彰显出她的强势。

关于职场打拼、姐妹扶持的情结被弱化虚无,双女主之间的羁绊、情真,全靠偶像剧式的剧情硬撑。强行被扣上了一顶“逆袭”的帽子,却没看出女孩的“了不起”到底在哪里。

再加上强行出圈的感情线,摇摆不定的男主、撩汉不断的女主,姐妹情深反倒成了擦边球。

显然,《了不起的女孩》似乎只是强行扣题,职场、爱情、友情面面涉及,却又没办法面面俱到。至于观众想看什么,剧集想表达什么,最后都成了不痛不痒的“擦边球”。

后来的《流金岁月》中,寄人篱下的朱锁锁,一路顺遂逆袭。好看吗?好看!只是这似乎脱离了普通女孩、正常职场的样子。

至少,我们没有见过哪个新员工,可以穿着露脐装大摇大摆地处于职场当中。

尽管电视剧无论是从人物设定、剧情设置等方面来看,秉承着给观众带来美好、向上、积极的初衷,“理想化”的呈现,让大家看得向往。

只不过,这样的国产剧容易“船过水无痕”。观众看得一时兴起,却未必能记得了一世。

说到此,让人想起了多年前风靡全国的国产剧《粉红女郎》。这部剧,曾寄托了无数女孩,对都市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的合租故事,“结婚狂”小萍,“追星”哈妹、“男人婆”茹男和“万人迷”万玲,每个人都代表着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女孩的成长。

尽管不同,却也有着一个共同点:她们向往更好的爱情、生活和工作,却不曾想过依靠他人,而是自己。

某网站的弹幕上曾有这样一句话;“《粉红女郎》是18 年前的《欢乐颂》,但比《欢乐颂》更真实。”

这部剧的成功就在于,明明是喜剧,却能让你哭着看完。你在每个角色的身上,都能找到四个字,叫做“感同身受”。

就拿万人迷和朱锁锁来说,通俗的讲,两个人都是靠“漂亮”吃饭的人,只是前者远没有后者那么幸运,却更贴近生活。

万人迷做过服务员、模特、秘书、柜姐……家人都觉得她很丢脸。初入社会,所有的经验都是吃亏得来的。那些金字玉言的爱情宝典,也是在付出真心又被骗后得来的。

相反,朱锁锁的经历幸运得有些不真实。

初入职场,从杨柯、范金刚到叶谨言,每个人都罩着她,一路保驾护航。爱情上,富二代谢宏祖尽管犹犹豫豫却真心爱她。至于友情,在产房中江南孙拼命维护她的样子,让多少女孩嫉妒红了眼,哪个女生看了不羡慕?

对比之下,谁更贴近现实,谁更能引起共鸣,不言而喻。

爹味爱情也好,姐妹CP也罢,之所以让大家越来越觉得“瘆人”,是因为这些IP设定下的国产剧,越来越不真实。大家常说艺术创作要“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高,却不代表着假。

当观众开始对剧情生疑“难道这才是职场,这才是爱情的时候”,或许就不是能够用“瘆人”来形容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