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滬生泉2021-02-06 10:02:35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自2020年底開始,上海樓市就翹尾明顯。一直到2021年1月,上海樓市延續升溫態勢。(參見短文《上海房價狂漲,有二手房1小時漲價40萬元,調控政策提前泄露?》)

爲啥房價調控政策抑制不住上海房價呢?顯然,這些調控政策掐住房價上漲的七寸。

那麼,促使某地房價上漲的七寸因素是什麼呢?簡述如下:

1, 投資與房價成正比。

比如:迪斯尼樂園、新港建設、城區改造,等城市建設投資越多,(參見短文《上海版“新基建”行動方案獲通過:未來三年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提出構建全球信息通信樞紐》)則土地買賣增量,且動遷居民房屋買賣增量。再說,某城投資多了,吸引外來人口也多,且所帶來的就業土地和住宅土地也多了,如此,房地產市場熱乎了,這就是某地房價上漲的熱動力。

假如把在上海的投資放到其他地方,比如:蘇北,或安徽,那麼,蘇北,或安徽的房價會因此上漲,而上海的房價會下浮。

由此可見,投資越多,房地產市場越熱乎。

2, 房產中介的分配方式,助長了房價上漲。

房產交易有三方參與:賣方、買方、中介。假如中介偏袒賣方,那麼,房價會上漲;假如中介偏袒買方,那麼,房價就會下降。

現在中介在房屋交易中的收入,與房價成正比,房價越高,中介收入越高,因此,在房屋交易中,中介總想房價高些。於是,他們爲了收入高些,就會助長房價上漲。

假如中介把原來按房價製成的分配,改成爲按計件分配,即,交易一套房子,中介就一定的費用。如此,中價就會偏袒買方而壓低賣方漫天要價了,如此,房價上漲的助力就減少了許多。或許中介會把工作重點放在租房業務上,此問題以後專論。

3, 上述兩點中,投資對房價上漲的助推作用最大,因爲,某地沒有投資,中介根本沒法把某地房價炒上去的。由此可見,中介只是寄生於投資的產業。

事實上,地區貧富差距,就是在投資差距上;同理,地區貧富差別就體現在房價上。因此,縮小房價地區差別才符合我國扶貧國策。

由此可見,調控房價的關鍵是解決投資的科學性,這科學性就是全國一盤棋。

相關文章